刑法第11章共同犯罪练习
1.根据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B) A.2人以上 B.3人以上 C.4人以上 D.5人以上
2.下列情况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B)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二人同时在同一现场实施同一种故意犯罪 D.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
3.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B) A.必要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D.简单的共同犯罪
4.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D) A.盗窃罪,犯罪预备 B.盗窃罪,犯罪中止 C.盗窃罪,犯罪未遂
2 / 2
D.盗窃罪,犯罪既遂
5.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C)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意表示
6.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的行为(C) A.甲、丙共同犯罪 B.甲、丙故意杀人罪 C.丙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丙共同过失犯罪
7.甲主动勾结乙预谋取抢劫邻居丁家的财物。甲因为与丁是邻居,很熟悉,不好出面,于是叫丙同乙去抢劫,丙同意。一天夜里,乙拿扎枪.丙拿木棍前去抢。到丁家后,乙用扎枪撬开门锁,并威胁丁交出现款,丁说无钱,乙动手把丁扎伤20余处,抢走贵重财物,然后乙、丙逃离丁家。丙构成(B)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8.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共同犯罪中蔡某属于(C)
2 / 2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帮助犯
9.甲某酒后驾车将行人丙某撞成重伤。让同车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乙某说估计没救了,头都凹进去一大块。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山后,将丙某藏在草丛中。后经法医查明丙某是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关于此案如何认定:(C)
A.甲某指使乙某逃逸致人死亡,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1O.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C) A.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B.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 C.独立构成犯罪 D.不构成犯罪
11.甲给丙人民币10000元,让丙在5天时间内把自己的仇人乙杀死。丙受命后于次日夜潜入乙家,因其家中无人,遂翻箱倒柜盗走乙家中金银首饰价值人民币3000元。在这一案件中,甲的行为(B) A.应当从重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应当从重处罚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