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学名著”中所体现的作者女性观差异浅论

“四大文学名著”中所体现的作者女性观差异浅论

摘 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被誉为“四大文学名著”。这四部作品都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性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四部巨著中作者女性观的横向比较,更容易突显作品的个体特点。

关键词:四大文学名著;女性观;差异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均创作于封建时期,但由于每部作品成书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不同,作品所描写出的女性角色的命运与性格特征也大相径庭,因而作者表现出的女性观也有很大差异。 一、女性意识的差异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由于写作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不同,女性意识也存在差异。在《三国演义》所处的时代以及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始终处于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缺失的状态。作品中的女性生存在汉末乱世,是一个思想过度阶段。儒家“三从四德”思想还在女性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女性意识还尚未觉醒,加之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推崇,导致女性观的局限,因而《三国演义》中女性意识是缺乏的。而在《水浒传》中的

女性英雄几乎找不到在精神层面对男性的依附。顾大嫂一身武艺,坚毅果敢,其丈夫也不是她的对手;孙二娘勇敢无畏,我行我素,对丈夫从不唯唯诺诺……几位女性英雄的武艺胆识都超过了自己的丈夫,这种人物设置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可见在《水浒传》当中,女性英雄不依附于男性,有独立的自主女性意识。

《西游记》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女性对婚姻的自主上。女性人物摒弃了封建纲常的束缚,大胆追求爱情,勇敢追求自由婚姻。作品中女性角色对自由精神、个人尊严的追求充分体现在她们自主婚姻意识的层面当中。“从人物描写的重心来看,《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或者说是为女性立传的小说。”①作品始终以贾宝玉以及众女性为描写对象,体现出对女性的赞美与深刻关怀。《红楼梦》惯于用贾宝玉之口表达对女性的态度:“男浊女清”的思想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崇敬。大观园中的女子有才有情有貌,黛玉喜怒哀乐情绪表达真实,灵魂高洁独居魅力,类似她的才女在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反倒是宝玉常落于人后。这是肯定女性才华,褒扬女性自主意识的体现。 二、女才观的差异

中国封建时期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

但四部巨著对这一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处在乱世的权力斗争当中,在男权主宰下的女性或身世飘萍,或因美貌不能婚姻自主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多数与女才无关。但作品中也有才女,蔡文姬是一代才女,但在作品中却没办法解出父亲的题字,只有杨修和曹操可以;诸葛亮之妻黄氏也是才女,但样貌丑陋。作品中几乎找不到才貌双全的完美才女形象,可见作者的女才观还是相对保守的。无独有偶,《水浒传》当中的女性角色,或不守妇道,或虽有武艺却彪悍丑陋,基本上没有关于女性才华的描写。对于女才观可以说是有缺失的。

成书于明朝中后期的《西游记》受到“王学左派”思想影响,女性观发生很大改变。作品中的女性侧面反映了女性不输男性的才华。《红楼梦》更是以女性角色为重点描写对象,更塑造了以林黛玉为代表的众多才女。杨义认为“《红楼梦》是一首中国古典小说最热情、最有才情的妇女颂。”②黛玉宝钗的才情自不必赘述,令人值得深思的是宝玉常落于人后,这是大力推崇女性才华的体现。四部名著中,《红楼梦》将对女性才华的赞赏与推崇推至了最高峰。 三、女祸论的差异

“女祸”一词,始载于《新唐书?睿宗玄宗本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