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孙荣爽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切实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管理对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西安;内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224;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2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建行的经营风险已经从隐性向显性逐渐转化,决策层由于缺少合理的经营与管理而造成的管理风险,从业人员越权和欺诈经营而导致的操作风险等。出现这类风险,都与建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风险防范制度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强化对建行内控机制的探讨与分析,打造全方位的内控长效制度与风险管理平台,尽可能形成科学长效的内控机制对于确保正常的财务状况、完成预期目标以及保障我国金融系统安全运行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 二、案例分析——以建设银行西安分行为例 (一)建设银行西安分行的介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较早,其经营时间也比较悠久,其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并于1996年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也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该银行于2004年9月15日在四大银行中第一个实现了股份制改造。2005年9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0939是其代码,这也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完成公开发行上市的银行。
建行西安市分行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管辖下的二级分行。成立越50多年以来,西安分行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市场所需的实际情况,以客户至上的原则,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规范经营,现阶段已发展为陕西省服务一流、业绩卓著、途径发达、规模靠前的综合化、全功能现代商业银行。
(二)建设银行西安分行内部控制面临的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银行管理人员对内控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出现偏差
因为管理理念上存在偏差,导致银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贷人员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尤其是建行实施客户经理制度以后,他们只为了谋取效益,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领导对其没有产生一定的重视,把关较为宽松。建行对于较大额度的贷款,没有同信贷员共同进入企业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查,没有掌握企业经营的现状,只是坐在办公室听别人的描述,在审批的过程中,没有足够把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审查资料的合规性,获得资料后只是履行签字手续,造成部分上报的材料出现问题。 2.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合理
网络信息的持续更新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银行强化防范金融风险、会计内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范与要求。该分行没有有效根据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较为具体、规范的操作流程与业务实施规则。由于建行的业务类型比较繁琐、营业网点分布广泛,进而存在的风险点也比较多,其会计内控机制缺少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最终对内控机制发挥全部的功效具有消极的影响。 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根源在于,一是有关的工作人员缺少风险防范意识与遵守制度的理念;二是组织框架不科学,其人员的操作权责划分比较模糊;三是员工没有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所具备的技能无法满足现在岗位的要求;四是“用非所长、学非所用”,并非学以致用,其工作内容比较模糊,造成分工后缺少合作;五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关键和重点以及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没有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