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2)知道动能定理的两种表达式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动能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电教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动能定理的表述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表达式为W=ΔEK

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和动量定理一样,动能定理也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间的联系。这样,无论求合外力做的功还是求物体动能的变化,就都有了两个可供选择的

途径。和动量定理不同的是:功和动能都是标量,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⑴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和动量定理不同,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的总冲量一定是零,而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

⑵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⑶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⑷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⑸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例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动能总是大于或等于零

B、一个物体的动能的大小对不同的参考系是相同的

C、动能相等的两个物体动量必相同

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若动能相同则它们的动量必相同

E、高速飞行的子弹一定比缓慢行驶的汽车的动能大

(二)、六点助你理解动能定理:(多媒体展示)

◆等式的左边为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即总功,

总功的求解方法:①先求各个力的合力,再求合

力的功. ②先求各个力的功,再把各个力的功进行代数相加,求出总功

◆等式的右边为△EK:若△EK>0,动能增加,合外力做

正功,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EK<0,动能减小,物体克服外力做功,是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 表达式中“=”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是一个在数值上相等的的符号,

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的增量”,

也不意味着“功转变成了动能”,

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中的 S 和 V 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

考系.中学物理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动能定理公式两边的每一项都是标量,因此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方程

◆动能定理是计算物体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不论物体做什么形式的运动、受力如何,动能定理总是适用

(四)动能定理应用典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