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1)
(一)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①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②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术法,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③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称呼。④其父(fǔ):那人。其,那。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古代对男子的美称。⑤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⑥将(jiāng):带领。⑦髀 (bì):大腿。⑧大:大规模。⑨引:拉,拿起,举起。⑩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阅读指津】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善术者( ) (2)马无故亡而入胡( ) .. (3)其子好骑( ) (4)此独以跛之故( ) ..
2.下列句子中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堕而折其髀
A.丁壮者引弦而战 B.马无故亡而入胡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4.写出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的成语,并说说它的比喻义。
(二)夜郎自大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蓦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蓦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甸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
⑤
③
④
①
②
⑨
⑩
⑦
⑧
⑥
①
②
③
④
⑤
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选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注释】①元狩:汉武帝第四个年号(前122—前117)。②大夏:西域国名。③身毒国: 古代国名。或译作“天竺”“天毒”“乾毒”等。④市:买。⑤诚:若,如果。⑥间:走小路、 捷径。⑦指:通“旨”,意旨。⑧为求道西:为他们寻找西去的道路。十余辈:指滇国派出 找寻西去之路的十多批人。⑨闭:阻塞。⑩孰与:与……比,哪一个……
【阅读指津】
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国(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夜郎自大”也就成了人们讥讽妄自尊大者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及元狩元年( ) (2)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 .. (3)患匈奴隔其道( ) (4)指求身毒国(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2)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3.仔细阅读短文,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三)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选自《扪虱新话》) 【注释】①见:通“现”,发现。②进益:更加进步。③所谓:这就是说。④计:累计。⑤旋:副词,随即。⑥未尝:不曾。⑦癖:毛病。⑧为:是。⑨云:句末语气词。 【阅读指津】
读书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精读记牢,积少成多。不要求快求多,要扎扎实实记牢。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就没有效果了。陈晋之的这些读书方法,虽不十全十美,但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
⑨
⑥
⑦
⑧
④
⑤
①
②
③
⑩
⑧
⑨
⑥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读书惟在记牢( ) (2)则日见进益( ) .. (3)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 ) (4)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
(2)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
3.短文中,作者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陈晋之为得法”的?请用自己的话来概述。 4.陈晋之读书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四)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⑧矣。” (选自《战国策·楚策》)
【注释】①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说客。②得:能够,可以。③曾(zēng):竟然。④薪:柴草。⑤谒(yè)者:古代掌管进谏的人(国君的近臣,负责传达)。⑥因:依靠。⑦舍:馆舍。⑧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阅读指津】
苏秦作为大游说家,其心理素质非常高。他没有因为迟迟见不到楚王而心灰意冷,而当他见到楚王后也没有忘乎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和盘托出,而是以退为进,马上辞行。如此反而掌握了心理上的主动权,让楚王十分迫切地听从他的意见、答应他的要求,把他奉为上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苏秦之楚( ) (2) 谈卒( ) .. (3)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4) 先生就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
(2)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3.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⑤
⑥
⑦
③
④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