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

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2016.3.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本试卷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lC~12 N—14 O~16 S—32 Ca—40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l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台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Ⅳ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 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

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 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B.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

3.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 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 B.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下丘脑部分细胞活动加强

C.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 D.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4.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关于该果蝇的精 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5.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B.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C.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6.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 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 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 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 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 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1

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8.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X、Z同族,Y是短周期主族 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W单核离子均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C.南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2种

D.因为X的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所以X的氢化物较Z的氢化物稳定 9.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 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 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10的电离平衡 B.②到③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减少

C.②点处表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D.②点所示溶液中:c( Na+)=c(HC10) +2c(ClO -) 10. -种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麦考酚酸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7 H20O6

B.能与FeCI3溶液显色,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量1 mol Br2 C.1mol麦考酚酸最多与3 mol NaOH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四种反应

11.向硫酸酸化的Fe( NO3) 3溶液中逐渐通入H2S气体,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S2- +2N03- +4H+=2NO2+S+2H2O ②2Fe3+ +H2S =2Fe2+ +S+2H+

③Fe3+ +3NO3-+5H2S+2H+=3NO+5S +Fe2+ +6H2O ④Fe3+ +7NO3-+10H2S+8H+=7NO +10S+Fe2+ +14H2O ⑤Fe3+ +5NO3- +8H2S +4H+=5NO +8S +Fe2+ +10H2O

A.②③⑤ B.③④⑤ C. ②④⑤ D.①②③ 12.已知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Li+ FeS =Fe+ Li2S[LiPF6.SO( CH3)2为电解质],用

该电池为电源进行如右图的电解实验,电解一段时间测得甲 池产生标准状况下H2 4.48 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隔膜中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 NA

B.若电解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 度为4 mol/L C.A电极为阳极

D.电源正极反应式为:FeS +2Li+ +2e - =Fe +Li2S

2

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解析都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奥斯特在研究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时,将一根长直导线南北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导线不 通电时,小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静止时N极指向北 方,如图所示。现在导线中通有沿南向北的恒定电 流I,小磁针转动后再次静止时N极指向

A.北方B.西方C.西偏北方向D.北偏东方向 15.如图所示,a图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在u=122sinl00?t(v)的交流电源上, 副线圈与阻值R1= 2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b图中阻值为R2= 32Ω,的电阻直接接到u=122sinl00?t的交流电源上,结果电阻R1与R2消耗的电功 率相等,则

A.通过电阻R1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为0. 02Hz . B.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 C.电流表的示数为6A

D.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

16.如图a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平行直金属导轨ab、cd,bd端接有电阻R。导体棒ef垂直 轨道放置在光滑导轨上,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右端区域存在垂直导轨面的匀强磁场,且磁 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在t=0时刻,导体棒以速度v0从导轨的左 端开始向右运动,经过时间2t0开始进入 磁场区域,取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为磁感 应强度的正方向,导体回路中顺时针为 电流正方向,则导体回路中的电流,随时 间t的变化规律图像可能是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