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簌簌(shù) 孕育(yùn) 翩然(piān) 销声匿迹 ...B、遗骸(hái) 褶皱(zhě) 追溯(shù) 天衣无缝 ..C、雾霭(ǎi) 缄默(jiān) 狩猎(shòu) 毫无疑问 ...D、瑕疵(cī) 干酪(lào) 咀嚼(jué) 难以至信 ...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烟拂杨柳。贵港市人民公园呈现一派幽远之气,确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 ....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考场上,小刚同学作弊被老师警告后,仍然坚定不移地给同学递答案。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B、《恐龙无处不在》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火山喷发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二、说明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美丽的晕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
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 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5、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 (3分) A.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B.对晕的成因作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光象。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6、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3分) A.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B.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C.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D.晕是光线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7、第⑥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3分)
A.作比较 列数字 B.作诠释 列数字 C.作诠释 作比较 D.分类别 列数字
8、本文依次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D.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
[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
9、下面对《子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B.“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 C.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 D.最后一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相思之苦。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两膝相比者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C·能以径寸之木 石青糁之 《核舟记》 ..D·其人视端容寂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罔不因势象形( ) ..(2)珠可历历数也( )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嘻!技亦灵怪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