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36公路辰溪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3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调查综述
3.1.1.1调查内容
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
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
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 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
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
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调整公式如下:
Qijk=qijk·αi·βi·γ
i
3-1
S336公路辰溪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式中:Qijk ――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q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 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
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 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从掌握地区内交通流动模式和常年的变化为目的,以项目区域随意路段为对象定期地进行的交通流量观测调查。调查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 ①区间观测:在广泛范围内,观测某一瞬间的交通流状态的方法。 ②地点观测:在时间上连续地观测某一调查地点的方法。 ③行驶试验:通过行驶的试验车进行观测。
本项目采用②方法,在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路段,进行每天12小时观测统计过往来回车辆数据。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次交通量调查确定了3个观测点,观测点设在辰溪1处,辰溪和泸溪交界的马子桥1处,军屯1处。观测点见图3-1所示。
图3-1 调查路段观测点示意图
路线终点 路线起点
3.1.1.3调查范围
对项目直接影响区域内与本项目有关的省道G354、S251进行日平均交通流量调查。
3-2
S336公路辰溪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3.1.2调查资料分析
3.1.2.1辰溪县调查资料分析
辰溪县从2003年到2012年公路客、货运量和客、货运周转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具体统计数据见表3-1。
表3-1 辰溪县公路运输统计表
项目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公路客运量 (万人) 138 189 249 306 407 540 696 896 1122 1374 公路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11528 12623 13835 16137 18509 22455 25801 29887 35089 40427 公路货运量 (万吨) 732 942 1216 1526 1720 2150 2716 2959 3428 4195 公路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24379 26914 30413 36435 40953 48079 55435 60392 67216 77701 根据交通运输统计数据,分别绘制辰溪县客、货运量发展趋势图,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图见图3-2、图3-3。
图3-2 辰溪县公路客、货运量发展趋势图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公路客运量(万人) 公路货运量(万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