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

作者:赵海成 史孟珂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的联系已在学界讨论多年,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还是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方面的研究上,若是缺乏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可能会阻碍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本文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对如何处理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进行探讨和说明,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促进翻译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跨文化意识 1.综述

1.1中国翻译教学简史

在中国,翻译教学经历漫长历史。1902年,京师同文馆被并入京师大学堂,这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翻译教育的开始。据付克(1986),1902年由译学馆所设置的翻译课程可被认为是我国外语专业高等教育的开端。1949至1978期间,我国一些外国语学院和系开设翻译课程。但同时,翻译主要是作为一种学习外语的练习,而没有成为一个独立课程,教授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概念总是混淆。(慕雷,35,1999)1979年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要求翻译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经济快速发展下需要越来越多合格的口笔译人员,从而促使高等教育机构将翻译作为一个学位课程。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代末以来,中国的翻译教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1.2中国翻译教学现状

在中国,翻译教学将翻译、文学和语言学理论与翻译实践和课程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翻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态度和道德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翻译工作。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如翻译理论、翻译教材、翻译方法、科研等。近几十年来,人们虽认识到翻译课程的重要性,但其地位仍不高,许多进行实践课因有限课时而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我国目前的翻译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是翻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

2.翻译教学中培养本科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2.1在翻译课程中进行文化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语和英语基于不同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往往是因误解产生,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更加重视理解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根据拜勒姆(1994)的研究,比较过程包括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所有的语言虽有特殊性,但相似性也不小,比较是为了找出异同点,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将其源语言的文化模式转换为目标语言。在翻译课中进行文化比较,可以通过预测、解释、纠正和避免来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本质。 2.2使用关于文化的材料

课堂上使用的材料能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或编译器应该将更多的文化信息添加到所使用的材料中,而现在大学里几乎没有这样的教科书,我们应该增加一些关于文化知识的材料或教科书,如对比民族、历史、风俗、道德价值观、宗教等其他差异的教材,包含与中国现实有关的外国文化信息,教材内容必须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师必须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内化知识,可对教材进行选择,并据此安排教学进度,必须精心挑选材料以供翻译实践难度(语义、文化、文体等)。 2.3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语言教学和学习应该集中于学生本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当然也并不能否定教师的重要作用,这会促使教师角色的转换。

从内容上讲,我们应该把语言学习、语言意识、文化意识和文化体验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处理文化信息能力是探索新文化创造性的关键。(克拉姆契,237,1993)每堂新课前,老师应分配一些翻译任务,为下堂课做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浏览课文后,学生应在老师协助下确定出处、规范、类型、文体等信息,学生可借助各种文献来源进行理解。 2.4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期刊

人们普遍认为,文学作品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学是反映人们文化的一面镜子。 翻译实践促进联想思维,根据文本的特定需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译者在翻译文学文本中的词组时,必须与上下文情境中互动,然后,总结对这些想法的相关性作出总结,或将这种情况转移到新环境中进行再创造。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期刊能提供当前最新的信息。学生可了解到地理,历史,宗教,政治,哲学,文学,时尚等不同主题的信息,提高跨文化意识。

2.5观看影片、电视、录影、戏剧或者演讲

众所周知,中国大多数学生,教师少有机会出国留学,无法获得一些亲身体验,虽不能在现实环境中亲身体验,但可以在文化语境中学习和模仿目标语言的使用。其中,我们可以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到许多成语谚语、历史典故并熟悉西方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到英语语言国家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等其他方面。

另外,讲座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另一有效途径,讲座各有不同主题,如文化翻译内涵;委婉语文化与翻译;生态文化与翻译等,讲座结束后可进行讨论辩论,再进行翻译实践。 3.结语

本文我们在翻译相关理论指导下讨论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帮助大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对教师和学生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帮助,此外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并非详尽无遗,笔者希望能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自己的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Kramsch,C.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Byram, M., & Michael Fleming. Language Learning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4]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5]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6]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第5期,200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