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生态功能区

Ⅰ-1南部低山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赤岸镇,土地面积149.98 km2,2002年末人口38627人,平均人口密度258人/km2。

基本特征 本地区是仙霞岭山脉的延伸,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主要以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为主,水土保持相对较好,水库水质较好,柏峰水库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基础较差,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欠缺。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导,辅助生态功能为营养物质保持、水域小气候调节和提供休闲娱乐旅游。

发展方向 该地区作为义乌市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以生态涵养功能为发展重点,特别是加强林业的发展,在此区域范围内,生态保护总体上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时,生态保护的要求应当优先考虑。①涵养水源保护 本区地处饮用水水源地,要重视涵养水源,严禁过量采伐和陡坡垦殖,防止水土流失。重视水土保持,加强林地建设特别是涵养水源能力强的阔叶林建设,保护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特别对沿山溪水库地带,加强风景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增加林种树种,培育多层次的林木植被。②生物多样保护 本区以水源涵养、保持生物多样性为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决定了本区的发展方向将以生态养护为主。在森林山地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对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区特别要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合理利用生物,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再生能力、活力和能实现潜力的速度和方式下使用森林,为相应的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游憩地。③山地生态建设 因地制宜,提高山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调整林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适当扩大经济林和特殊用林比例,加快林业商品基地建设,并利用山区的气候资源,规划发展夏秋高山无公害和有机蔬菜基地。保护和扩大水源涵养林用地,改造疏林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生态环境质量。④特色生态旅游建设 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有效利用丰富的低山丘陵资源,充分挖掘双林风景区、丹溪风景

名胜区、佛堂古镇、五指山风景区的内涵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度假产业。

4.3.2 生态控制区

Ⅱ-1东北部低山丘陵生态控制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大陈镇、苏溪镇和廿三里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311.99km2,2002年末人口124637人,平均人口密度399人/km2。

基本特征 本区的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植被覆盖良好,境内主要河流为大陈江(河长17.5km,流域面积200.1km2),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呈酸性,植被覆盖良好。该地区还包括了八都水库、东塘水库和巧溪水库在内的义乌市主要城市饮用水源,以及省级森林公园--华溪森林公园。大陈江流域是义乌服装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中国衬衫之乡”的美誉,经济活跃,社会稳定,生活富足,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服务功能将以生态养护为重点,主要包括水源涵养,保障饮用水安全,调节区域小气候等,辅助生态功能为防治地质自然灾害、保持生态景观和提供观光旅游。

发展方向 该区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对生态区起到缓冲作用,原则上将以保护控制为主,但该地区本身较适宜城市发展,因此需在城市拓展、用地开发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严格控制人口规划和建设强度,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活动,同时选择相对清洁的商贸加工业作为今后工业的主导方向。①森林资源保护 重点开展省级森林公园保护工作,合理调整林种结构,大力营造经济林、用材林、风景林,进一步完善提高生态公益林,强化对华溪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达到创造经济价值与保持水土的双重功能。②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维护水库水质对于保护人体健康、保障国民经济生产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八都水库、巧溪水库是义乌市主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因此应扩大八都水库与巧溪水库水源地保护区,重点保证水库水量和维护水库水质,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③生物多样保护 在森林山地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对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区特别要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合理利用生物,

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再生能力、活力和能实现潜力的速度和方式下使用森林,为相应的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游憩地。④完善产业生态链 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原理、实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培育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娱乐服务业、资源回收利用与处置等第三产业,完善已初具规模的服装设计、制造、加工为特色的区域产业生态链,形成产供销回收利用一体的产业生态集群带。⑤控制大气环境质量 本区处于义乌市常年主导风上风向,因此要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消耗量,加大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投入,加强生活污染源和机动车尾气的有效管理。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⑥保持水土 本区河流坡陡流急,山多地少,坡耕地较多,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较集中。因此,在山区加大封育力度,提倡使用煤气、太阳能等其它能源,减少薪柴砍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逐步减少坡耕地面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品,在疏林地和荒草地发展水保林。⑦观光旅游 保护和合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加快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北民俗休闲旅游区和义东华溪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

4.3.3 生态协调区

Ⅲ-1西南部丘陵平原生态协调功能区

范围 本区主要包括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和后宅、城西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416.48km2,2002年末人口264137人,平均人口密度634人/km2。

基本特征 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植被类型以马尾松等落叶针叶林为主。耕地资源丰富,义亭镇是义乌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岩口水库由于水产养殖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已不能满足作为城市饮用水的要求,现主要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是义乌市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和监控区,其中城乡建设、矿山开采、林业采伐、陡坡开垦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在增加。

主要生态功能辨析 生态服务功能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主导,辅助生态功能为完善城镇建设,发展生态林地经济、加工商贸服务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