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1. 研究方法

a) 研究的层次:Intrapersonal level;interpersonal level;Intergroup level;

Societal level;

b) 如何用实证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被试选择:变量的操作化;研究设计;

数据收集;统计推论

c) 研究方法的类型,优缺点:相关研究(因果,第三变量);实验研究(环

境受限)

d) 数据收集中的偏差:实验者偏差;被试偏差(好被试、消极被试、忠诚

被试、忧虑被试)

2. 社会认知

a) 定义:指人们从社会环境中获取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推理,作出

判断 b) 图示 i. ii. iii.

定义:人对于事物或者范畴的心理表征(针对事件的图示叫做剧本) 优缺点

刻板印象:知觉者将某些特征与某个群体中的成员联系起来,认为该群体中的成员具有某些特征

c) 决策模型 i.

理性决策的步骤:界定问题;找出标准分配权重;建立可能方案;确定方案发生概率;评估期望值;选择最佳方案 ii. iii.

理性决策的前提

有限理性(对应绝对理性):满意而非最佳,包含假定(认知能力、方案了解、喜好方案有限)

d) 判断启发:能够简化决策的基本原则,也称经验法则 i.

可得性启发:人们认为容易记住或回忆起来的事件比难于记住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ii.

代表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时间与其认为典型的信息或时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iii.

锚定和调整启发:人们往往参照某个标准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

做出判断

e) 认知闭合 i. ii. iii.

定义:个体为问题快速找到答案的愿望 阶段:夺取;冻结

成分:对秩序,可预测性的偏好,对模糊性的不适感,思维闭合

3. 社会知觉

a) 定义:人们运用所能得到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从而判断对方是什

么样的人的过程

b) 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加工: i. ii. iii. iv.

核心特质(Asch实验) 注意凸显的信息 类别化(刻板印象) 运用图式

c) 自我知觉理论 i. ii.

定义:人们对自己能力、抱负和态度等的认识和了解

镜像自我与自我实现预言:接受别人对于自己的判断,形成自我概念 iii.

社会比较,高于平均效应,自我评价维持理论(其他人的行为表现会威胁到个人的自我概念,而受到威胁的程度取决于比人与自己的亲密程度以及个人与该行为的关联程度) iv.

自我效能(人们关于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自我阻抑

d) 与自我知觉有关的偏差 i. ii. iii. iv.

自我中心偏差(夸大自己在某项事物中的作用) 自利归因偏差(成功归结为内部,失败归结为外部)

虚假一致偏差(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 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

e) 归因理论 f) 归因偏差 i.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ii. 基本归因错误(对他人行为判断时,人们常高估内在或个人因素,而忽视情境的影响)与其文化差异(西方人更容易犯)

g) 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的言行反映他们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因素而非外

在或情境的因素 h) 共变理论 i. ii.

行动者,刺激物,环境

连续性(其他情境是否相同反应),特异性(是否对特定刺激才有特定行为反应),一致性(其他人是否有同样反应) iii. 4. 自我

a) 自我概念: i.

自我包括物质的自我和心理有意义的概念和空间;心理的自我是指人们持有的对自己的认知信念的集合 ii.

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看法的集合,通常认为是一组多维度分层次组织的自我概念(如物理自我概念,心

>>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忛幑銏ゅ箳濡も偓绾惧鏌i幇顖f⒖婵炲樊浜滈崘鈧銈嗗姧缂嶅棗岣块悢鍏尖拺缁绢厼鎳忚ぐ褏绱掗悩鍐茬仼缂侇喖鐗撳畷鎺楁倷鐎电ǹ甯惧┑鐘垫暩婵鎹㈠Ο渚€舵い鏇楀亾闁哄矉绲鹃幆鏃堫敍濞戞﹩浼�<<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