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后素养演练4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个细胞每天多达五十万处的分子损害,这些损害给DNA分子造成结构上的破坏,由此可大大地改变细胞阅读信息和基因编码的方式。因此,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B )

①人能够创造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排除;②说法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排除。故选B。

2.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D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稳定的联系是存在的,①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包括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表述错误;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3.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其他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 C )

①是不可预测的

②是以条件为转移的

1

③是复杂多样的 A.①④ C.②③

④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B.①③ D.②④

[解析] 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可循的,①中“不可预测”说法错误;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变化是以条件为转移的、是复杂多样的,②③正确;联系是客观的,④错误。

4.研究证实,成纠缠态的两个量子,在空间上无论相隔多远,哪怕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它们仍能保持神秘联系,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时,另一个瞬间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物理学中神奇的“量子纠缠”。这表明( A )

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新的联系 ④思维能规定事物的存在方式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成纠缠态的两个量子,在空间上无论相隔多远,仍能保持神秘联系,这表明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正确;材料中人们能够发现“量子纠缠”的一些规律,这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正确;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的,③错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不是思维规定的,④错误。故选A。

5.古代希伯来人发现,健康的人身上有虱子,有病发烧的人身上没虱子。于是,他们高兴地得出结论:虱子能使人健康。而真相却是,人在发烧时,身上的虱子觉得不舒服,嫌热才逃离。古代希伯来人的错误在于( C )

①主观臆断,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把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③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任意两种现象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 ④没有一个正确标准,不能区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解析] 古代希伯来人的错误在于主观臆断,没有做到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否认联系的客观性,认为两种事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古希伯来人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并不是唯物主义,②说法错误;题中的观点并不涉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分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重庆某地位于红军长征途经地。该地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但受山区地理环境限制,长期发展滞后。近年来,该地政府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并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该地政府提出了“红色文化为灵魂、自然生态为特色、民俗乡村游为品牌”的旅游发展理念,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红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之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绿色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生态、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该地把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生态建设相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该地拓展思路,把当地的文化、自然资源与旅游结合,实现了绿色发展。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该地在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绿色发展。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首先,联系具有普遍性,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出该地实现绿色发展与注重文化、生态、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次,考生从联系客观性角度分析出该地拓展思路,把当地的文化、自然资源与旅游结合,实现了绿色发展。最后,从联系的多样性角度分析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创新拓展

一、选择题

1.某林场曾经每年都要投入30多万元资金防治松树的头号天数松毛虫,但收效一直不好。后来,人们发现松毛虫蛹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营养佳品和美味佳肴,该农场对其推广食用,收购价高达每斤40元,每天上千人捡拾虫蛹,村民由此得以致富,松毛虫病也得到有效遏制。该农场成功的原因在于( D )

①从整体入手,解决局部问题 ②改变事物的本性,使其有利于人类 ③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变害为利

④尊重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处理具体问题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要从整体入手、解决局部问题;②错误,由材料

3

可知,人们并没有改变松毛虫蛹的本性,而是从中发现其有利于人类的方面;③符合题意,“人们发现松毛虫蛹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营养佳品和美味佳肴,该农场对其推广食用”体现了我们要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变害为利;④符合题意,该农场尊重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处理具体问题,村民由此得以致富,松毛虫病也得到有效遏制。故选D。

2.大数据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大数据技术允许中小学和大学分析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考试分数到职业规划等所有重要的信息,这对革新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式与方法具有深刻影响。材料说明( D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②错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不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有联系。材料说明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故选D。

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D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用有毒的卤水制成的豆腐是无毒的,这说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固有的联系,调整改变状态,建立新联系;同时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③④符合题目的要求;①中观点认为事物特性是不变的,否认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错误;②中观点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决定事物的特性,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故选D。

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4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之所以听到琴声,是人的活动“弹”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①符合题意;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琴声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④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B。

5.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意味着约每小时就有3个物种从地球上永久地消失。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对地球环境造成深远影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这启示人们( C )

①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关键 ③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④要善于根据物种之间的联系创造出新的生态平衡规律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对地球环境造成深远影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启发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关键,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6.下边的漫画《请你吃》(作者:李二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

A.突破规律的制约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防止经验主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改造世界需要注意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D.办事取得成功要改变事物固有的规律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A突破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D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人凭借经验并投身实践了,B说法错误;漫画中的主人公强行抓住公鸡啄树上的虫子,忽视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是错误的做法,C说法正确。

7.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依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