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下载。。。。。。。。。。。。。。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8微专题三十环境保护思维导图学
案练习
1、大气污染的分析思路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标车是指未达到国一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未达到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目前,湖北省约有55万辆黄标车,××市保有量约11.74万辆,占机动车总数的7.38%,但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污染贡献率达到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36%、43%、52.6%,颗粒物的污染贡献率达到80%左右。加速淘汰黄标车是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
(1)结合材料和图说说汽车尾气能带来哪些大气污染。 (2)试就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提出合理的措施。
2、(2012·上海地理,26~29,18分)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
1 / 5
欢迎下载。。。。。。。。。。。。。。
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物”。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
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环境状况 学校。东、北、西约1 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 000米是煤矿,北邻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PM2.5(μg/m) 140 160 70 170 340 3采样点 甲 乙 丙 丁 戊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2 / 5
欢迎下载。。。。。。。。。。。。。。
污染物来源 自然渠道 人为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有利影响 对人类影响 不利影响 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2.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概念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主要有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以及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硫酸型 硝酸型 水生生态 土壤生态 主要 影响 植物生长 建筑物 人体 世界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危及人体健康 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形成 污染物 来源 酸雨 类型 酸雨 分布 我国 3.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