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习题集

古代汉语练习题

壹、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问答: 1. 什么是被动句? 2.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几种类型? 二、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 1.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中山狼传) 2.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4.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心为鲧、禹笑矣。(韩非子·五蠹)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6.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禀禀也,窃为陛下惜之。(论积贮疏) 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1.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答李翊书) .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今不取,后世心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士卒多为用者。(陈涉起义)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 ..其母上书言于王曰。(秦于赵兵相距长平)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随亡于荆,吴并于越。韩非子·说疑)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更法)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冯谖客孟尝君) .

16.

贰、习惯句式·成分省略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习惯句式并说明其意义:

1.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3.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4.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5.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子路从而后) 6.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 8.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韩信拜将) 9.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 10. 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 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2.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

13.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4.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15. 王以为何如其父?(秦于赵兵相距长平)

16. 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秦于赵兵相距长平) 17. 是岂不足为政邪?(柳子厚墓志铭)

18. 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张巡守雍丘)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常见的句子成分: 1.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韩信拜将) 2.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韩信拜将) 3. 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 4.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生。(论积贮疏) 5.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柳子厚墓志铭) 7.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柳子厚墓志铭) 8.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柳子厚墓志铭) 9. 取骑马卖,世谷代偿,使勿知。(段太尉逸事状) 10. 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则益急。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段太尉逸事状)

11.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黄冈竹楼记) 12. 士季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晋灵公不君) 13.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晋灵公不君)

14.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谏弭谤)

叁、代 词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各分作几类,常用的有哪些? 2. 无定代词“或”和“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 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其所属的类别: 1.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 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3. 树成阴而众鸟息焉。(劝学) 4.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北冥有鱼) 5.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6.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8.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天论) 9.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10.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北冥有鱼) 11.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荐) 12.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韩信拜将) 13.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4. 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

15.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16. 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论) 17. 庶斯楼之不朽也。(黄冈竹楼记) 18.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晋灵公不君) 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词性、词义: (1)或 1.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2.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历山之农者侵畔) 3.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4.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2)莫 1. 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公输) 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3.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谏弭谤) 4.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天论) (3)所 1.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韩信拜将) 2.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3.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庖丁解牛) (4)所以 1.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察今) 2. 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3. 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韩信拜将) 4. 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自知) (5)之 1.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晋灵公不君) 2.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晋灵公不君) 3.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自知) 4. 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