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 激素
3. 继发性主动转运 4. 阈电位 5. 容受性舒张 6. 降压反射 7. 可塑变形性 8. 单纯扩散 9. 静息电位
10.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11. 心动周期 12. 递质的共存 13. 回返性抑制 14. 通气血流比值 15.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
1. 口腔内消化纯属机械性消化过程。﹙ x ﹚
2. 迷走神经兴奋,可使胃肠道的括约肌舒张。﹙ √ ﹚ 3.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 ﹚
4. 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和脂肪等刺激物通过肠 胃反射促进胃的排空。﹙ x ﹚ 5. 头期胃液分泌是纯神经反射性的,没有体液因素参与。﹙ x ﹚ 6. 机械性消化是由平滑肌和骨骼肌共同参与完成的。﹙ √ ﹚
7. 大脑皮质与脊髓腰骶段的神经联系中断时,可导致大便失禁。﹙ √ ﹚ 8. 消化力量最强的消化液是胃液。﹙ x ﹚
9. 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x ﹚ 10.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
当刺激强度无线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x ﹚
11. 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都属于被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
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x ﹚
12. 局部反应就是细胞膜上出现的较局部的动作电位。﹙ x ﹚
13.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x ﹚ 14. 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a2+结合,牵动细肌丝想向M线滑行。﹙ x ﹚ 15. 骨骼肌收缩时,长度可以不缩短,而仅发生肌张力的变化。﹙ √ ﹚ 16. .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在其发生溶血时不受影响。﹙ x ﹚
17. 成年人血小板的正常参考值(100~300)×1012/L,血小板减少时可出现皮肤、粘膜下
出血或紫癜。﹙ x ﹚
18. 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的三个时相中均有重要作用。﹙ √ ﹚
19. 由于凝血因子有12种,如果只有某一种凝血因子含量不足对血液凝固过程影响不大。
﹙ x ﹚
20. 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有利于血液凝固的进行。﹙ √ ﹚ 21. 生理止血过程就是血液凝固过程。﹙x ﹚
22. 子宫中组织激活物含量较高故经血不易凝固。﹙ √ ﹚
23. 一次献血200ml~300ml,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可使血量和血液成分得到恢复。√
24. O型血输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都是绝对安全的。﹙ x ﹚
25. 输血时只要是同型血相输就是最安全的,不一定做交叉配血试验。﹙ x ﹚ 26. Rh血型的特点是血浆中不存在抗Rh抗原的天然抗体。﹙ √ ﹚
27.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以及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代谢极为重要。
﹙ √ ﹚
28. 成年人若出现骨髓造血不足,可利用髓外造血代偿。﹙ x ﹚
29. 由于2,3-BPG磷酸梅活性较高,致使2,3-BPG的生成小于分解,因此红细胞内2,3-
BPG含量较低。﹙ x ﹚
30. 随胆汁排入肠道内的胆红素是水溶性很强的结合胆红素,可在肠道内继续代谢。
﹙ √ ﹚
31.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主要分解多肽和氨基酸。﹙ x ﹚
32. 胃和小肠都是食物消化的主要部位,也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x ﹚ 33. 消化器官上部的活动可反射地引起下部活动增强。﹙ x ﹚
34. 胆盐既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又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 35. 脂肪消化和吸收障碍时,可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 36.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