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五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点十四 诗歌语言技巧题悟言求法,鉴赏诗歌的

诗歌语言技巧题-悟言求法,鉴赏诗歌的语言与技巧

(一)

(建议用时 45分钟)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1)对这首元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初次登上泰山的欢愉心情。 B.诗的颔联叙述了诗人登上南天门终于看到了“齐州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目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C.诗的颈联主要写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强调现在才知以前居处井底多么狭隘,今后即使筑巢枝头也会觉得宽阔。

D.尾联写诗人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泰山共鸣,表现出与仙人同乐的喜悦心情。

E.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象的老练迥然不同。

解析:C项,“对世事的感慨”不正确,应是对人生的感悟;D项,“与仙人同乐的喜悦心情”有误,这里主要表达出作者乐观的情怀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CD

(2)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抓住张诗中的关键词语“登”“到”,体会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所见,这样就与杜诗区别开来了。

答案:杜诗是从泰山脚下远望,是诗人的想象,而本诗是登山后诗人亲眼所见之景。杜诗标题中的“望”字、文中的“会当”表明作者没有登上泰山;张诗标题中“登”字、诗中的“到天关”表明是作者亲眼所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

早 行 刘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 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

(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写诗人从梦乡中被唤起,残梦若续,又被马嘶惊醒,以马嘶写早行之早。 B.“心孤多所虞”,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 C.从“僮仆近我行”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

D.在诗的颈联中诗人展现的是一幅萧瑟寂静的清晨行旅图;同时,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早行的喜悦心情。

E.尾联点出“冢边人已耕”,突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诗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辛劳的同情。

解析:A项,“以马嘶写早行之早”有误,应是以作者当时“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的形态来写早行之早;D项,“早行的喜悦心情”不合诗意,应是“羁旅情怀”。 答案:AD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莫羡”二字,是作者的自责,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勉励;“冢边人已耕”更是对农人的一种赞颂。

答案:①自责,作者感叹“莫羡居者闲”来告诉自己不应对自己的早行产生寂苦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内疚自责之情。②自勉,诗人触景生情,见到更早的“已耕人”,深感必须振奋精神,催马前行。③赞美农夫的辛勤耕作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通过“冢边人已耕”来突出农人的辛勤。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 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年遭弹劾回芜湖(古属楚地)赋闲,喜

2

闻好友虞允文在采石矶水战,大败金兵,即赋此词。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③燃犀处:指采石矶。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词的首句对采石矶的胜利给以高度评价,一个“雪”字表达出作者对未能参加此次作战的深深遗憾。

B.“风约楚云留”,“风”,暗喻朝廷;云,暗喻自己有官职在身。

C.“关塞如今风景”,是说采石矶打了胜仗,边塞的形势如今和过去不同,言外之意是说过去敌人威胁我们,如今我们又占了上风。

D.“剪烛看吴钩”,表达了作者不愿再在后方赋闲,渴望亲自参与军事,恢复国土,报效国家的热望。

E.这首词气魄宏伟,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洋溢于字里行间;全词格调清新自然,悲壮宏伟,是思想强、艺术水平高的名作。

解析:A项,“表达出作者对未能参加此次作战的深深遗憾”错误,这里刻画的应是雪耻后的喜悦之情;E项,“格调清新自然”有误,这首词的格调应该是激昂慷慨的。 答案:AE

(2)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请谈一谈本词的下阕是怎样借典抒情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依据注释,通读全词,先指出运用了什么典故,再指出这些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①先是借周瑜和谢玄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建功立业的向往。②接下来,借周瑜的赤壁矶头落日残照、谢玄肥水桥边荒芜不堪来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恢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收复失地的将领却不多见,令词人忧伤。③最后借宗悫和祖逖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豪情满怀,志在恢复河山的决心。(宗悫和祖逖说出一人即可)。 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 [宋]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1)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