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
上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版教材(新版)
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二)少年有梦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二)享受学习 第三课 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二)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二)师生交往
第七课 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二)爱在家人间 (三)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敬畏生命 第九课 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
1.1 中学序曲
1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新的初中生活与新的学习环境,珍视新的成长起点。 2、了解学生进入中学后的新感受,明白中学时代对人生的意义。
3、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学会规划初中生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2学情分析
初中生活刚刚开始,初一学生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向往。但全新的环境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加上初一学生个人意识逐渐萌发、童心玩念依旧旺盛、厌学情绪渐渐滋生,自我管理意识不足等心理特点,在这转折阶段学生极易出现各种“水土不服”,如紧张、不合群、不适应、无规划、无目的、浪费时间等现象。而初一年级是学生初中三年里的奠定基础的黄金阶段,抓紧学期之初能有效地纠正学生错误、使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这阶段教会学生适应新环境、规划生活、明确理想,努力拼搏,显得尤为必要。 3重点难点
重点:珍惜初中新起点,了解中学阶段的重要意义。 难点:树立新目标,珍视当下,从点滴做起。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我看新校园
当你踏入校园时,你发现初中与小学有哪些变化呢?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活动2【活动】2、我爱新校园——知识竞赛
开展我爱新校园的竞赛游戏,(幻灯片播放一组学校的图片,然后进入竞赛,出现“我爱新校园”五个字,每个字都链接着一组题目,请各组自由选择并回答。)比一比哪组同学对新学校观察得仔细,了解得具体。 活动3【讲授】3、我看新阶段
为什么初中与小学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阅读以下资料你有答案了吗?经专家测定,
初中生的视觉感受性比小学生高60%以上,而初三和高中学生的视听觉感受性已经超过成人。
中学生的记忆水平而达到了高峰
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 行动的依赖性逐渐减少,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 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中学时代会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也见证这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活动4【活动】绘画家
如果未来的初中生活用一种或多种颜色来形容,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 活动5【活动】计划家
在过去的小学生活你是否有遗憾?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同学心中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完成下面的表格,写下你的目标。 小学期间的最有成就感的事__________
小学期间遗憾的事_________________(学业、生活) 在初中最想挑战的__________________ 在初中一定要完成三件事____________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做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6【活动】阅读家
??比照书P6《小龙的读书单》,数一数你已经读过几本?
老师先为同学推荐几本书,出示《三体》、《草木缘情》《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牛奶可乐经济学》等图片。
阐述推荐理由:如《牛奶可乐经济学》通过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牛奶为什么是方盒的可乐为什么是圆形的,帮助大家了解身边的一些经济学知识。简单有趣,浅显易懂,十分适合大家。
如果让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什么书,为什么?
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少年时代,是一次绽放青春的机遇,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少年的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2.了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3.懂得把生活变成梦想的意义,而实现梦想则需要付出努力。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放飞梦想的机会,绽放自己绚丽均青春。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领学生正确分析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现实、关注未来的思想情感。
2.引领学生了解影响梦想的因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3.明白努力可以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 突破方法:
勾突破“努力就有改变”这一难点,首先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梦想怎样才能变成现实”,然后通过对莱特兄弟实现梦想的故事材料阅读,使学生感悟到:“努力,让我们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形式进行归纳。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又能使他们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愉悦地掌握相关内容,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进取,成为一名追梦少年。
探究新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想象。通过播放与学生生活贴切的歌曲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进入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疑问和好奇中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
创设情境,播放歌曲《小小少年》。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未来的梦想是什么?
开展小组交流(教材P8),必要时,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的梦想也不一样,我们的梦想可能是当警察、教师、公务员、医生,也有可能是科学家、宇航员、歌星、运动员、世界冠军等等,但无论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的一种追求,即使我们的梦想最终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也会充实而有意义。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方法2:角色表演,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安排角色表演和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展示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过程:结合教材(P8)通过学生角色表演导人。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小组交流,然后以多媒体呈现出较典型的同学的感受,进入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活动:“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1:你怎么看待他们的梦想?
学生A: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梦想。而追梦的过程则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 问题2: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学生B: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宇航员、科学家…… 问题3: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C:即使人生梦想不能成为现实,梦想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梦想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期望,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一个人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奋斗目标。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使我们每个人对梦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梦想的内容。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活动1:通过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交流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