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8.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课 题:8.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

斜轨、小车、毛巾、玻璃板、棋子、小棒、惯性小球装置、多媒体电脑。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1)关闭发动机的列车最终会怎样? (2)石头不受重力而释放后将怎样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一定律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

1、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哪个正确?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6页第1、2页自然段,看图8.1-1。 ①讨论交流:课文列举了一类什么现象?

自行车、列车等运动的物体,停止施加动力,还会继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对身边所发生现象的观察。类似的例子请再举几个? (2)让学生做类似实验:将笔盒放在课本上,在桌面上用力拉动课本。笔盒随课本运动,停止用力看看笔盒是否还会运动?

(3)“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提一个相关的问题。如: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等。 (4)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怎样进行实验呢?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7页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

【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控制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相等的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方法: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 ③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摩擦力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二)惯性

1、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18页图8.1-3所示,小球的惯性实验。先猜猜:如果像图中那样簧片迅速打击小球下的金属片,上面的小球落在何处? 提问:上面的小球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金属片一起飞出去呢?

2、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8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