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必做作业(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护理学导论》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 年级:

王玲 2014秋护理

学 号: 学习中心:

714007038006 温州学习中心009

—————————————————————————————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一、问答题

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贡献有哪些? (1)改革军队的卫生保健事业。

(2)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3)从事护理研究,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其代表作 《医院札记》、《护理札记》被译成多种文字。她的理论核心是环境概念。 (4)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奠基人。

2.为什么说护理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应用科学的知识为人类社会服务,也是满足人类需要的艺术,运用沟通技术了解护理

对象的心理活动,用爱心、关心病人、呵护病人,选择适当护理手段满足个人、家庭、 社区健康的需要,为人类的健康发扬奉献精神,并对人类健康负有社会责任。

3.护理发展的3个阶段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1860年至20世纪40年代):是护理学发展的重要年代。

在此年代,医护工作开始分工,护理职业初步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基本内容开始形成。 第 二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新的医学模式引发了医学科学 的根本变革,人们开始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提示医学的属性,从个体和群体角度研究疾病的 发生与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从自然到社会各个层面研究疾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医护关系和 护士的角色功能都在发生变化,护患关系开妈出现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以健康为中心的 护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护理工作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职业转变为较为独立的为 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护理服务范围扩展到疾病的全过程;护理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还 包括需要获得健康知识的所有人群;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向家庭,社区及所有有人的地方; 根据不同的人制度不同的护理工作任务;护理学科也成为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性科学。

4.什么是护理学?你对护理的价值过程是怎么认识的?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包括医学、心理学、伦理学、行为学、社会学、

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形成护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应用于个人、家庭、社区的医 疗护理和健康保健服务。

价值的发展过程观是价值观念指导一个人的专业行为,而专业行为又体现在一个人的态度 和个人的工作质量,一个人的态度受到个人特性的影响,每一个人均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有 正面和负面,护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去关爱病人,必须修正自己个性的负面,以符 合专业态度的需要。个人的工作质量体现在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业务能力,每一个人必须具 有本专业的精通理论和精湛技能和不断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新的信息,为专业服务必须接受 终生教育,整个生涯要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理论和技能。反之,个人的态度和个人的质量是反 映个人的专业行为和自身价值,同时也反映整个专业的行为和专业的价值。对社会负有专业的 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5.简述临床路径的定义和四要素。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

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 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一、问答题

1.影响健康有哪些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 2.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亚健康[1]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

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遗传基因 的影响、环境的污染、紧张的生活节奏,过度疲劳,脑力和体力超负荷、心理压力过大,心 理失衡、不良的生活习惯、衰老、疾病先兆、大病或手术后。

3. 患病后的病人有哪些行为反应和心理反应?

心理反应:焦虑和恐惧、依赖性增强、自尊心增强、猜疑心加重、情绪波动、孤独感、害羞

和罪恶感、心理性休克。 行为反应:有行动或延迟行动、向亲朋好友诉说、寻找医务人员 帮助、踌躇徘徊、采取对抗行为。

4.举例说明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各有哪些?

促进健康的行为包括:1.日常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合理营养、

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2.避开有害环境行为——医学.全在.,线提,供指避免暴露于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离开污染环境、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等。 3.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 等。4.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及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 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事故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等。5.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 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医学.全在.,线提,供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原创危 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2.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 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 发生有关等。3.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4.违规行为——指 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

5.如何做好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避免疾病的传染,增加抵抗力。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

预防;有病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

6.患者男,41岁,以“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低盐饮食,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但患者认为自己虽然患病,仍可以下床活动,因此表现为烦躁、愤怒,不配合治疗护理。患者为一企业的经理,已婚,育一子,14岁,为初二学生。请问: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该患者出现了哪种角色行为不良?

答:患者出现的角色行为不良是角色行为冲突和角色行为缺如。其心理原因为:1.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工作中是企业经理,承担着企业发展的重任;家庭生活中既人夫,也为人父,既在家庭中承担了多种角色,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当他从其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时,其他角色则处于从属角色,但病人没有很好地由常态下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转向病人角色对治疗和康复带来很大的不利。实际上,角色行为冲突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

2. 患者比较年轻,突然患病,没有马上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病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

7.刘某,男,干部,53岁,回族,近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经查发现血压高入院进行治疗。入院以来,他很不适应医院环境,不适应不许吸烟、不许随意外出等规定,不愿意穿病号服,并因每日无法按时进行礼拜(伊斯兰教的某种宗教仪式)而苦恼,出现明显的焦虑、沮丧等表现,希望能够尽快出院。请问:该患者可能出现哪种角色适应不良?是什么原因?护士实施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答:

1.该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2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是:因风俗习惯与信仰的差异以及不适应医院环境而产生

3.护士最应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帮助患者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提供适合患者文化环境的护理

第四章 成长与发展

一、问答题

1.豆豆,7个月,足月顺产。因腹泻住院治疗。其母亲诉说豆豆是人工喂养,胃口不好、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