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 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军事知识 军事思想
一、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①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②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
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
③军事思想:
一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当时所受外部侵略少,军队主要承担了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任务。二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三是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
④代表作:《军政》《军志》
第二阶段: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①时间: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它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②战争特点:一是从战争形态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数量也逐渐增多了,由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争的时间也长了,以前的战争,一战就解决问题,到后来有打几个月的甚至经年不息。二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国家筑了方城,长城;攻守的器械也开始增多,如云梯的使用。
③军事思想:
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
二是总接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等;
三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互进行。如晋,楚城濮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思想。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武学七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④代表作:《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 ①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中叶
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
②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
③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趋向完善,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的决策楷模。二是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特点是通过战例来说明问题。如《李卫公问对》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
①时间: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
②战争特点: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③军事思想:
一是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
二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共1815种,占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 三是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 ①战争的起因
《吴子》兵法认为\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②战争的性质
《吴子》兵法指出:\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即禁暴除乱,拯救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仗恃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因君主震怒而出师作战的
军队叫刚兵;违背天理贪图不义之财的军队叫暴兵;不顾国衰民疲,兴师动众而出战的军队叫逆兵。张为臻博客。
③战争的作用 (二)战争与政治
《司马法》指出:\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争,不出于中人。\意思是说采用合乎正义的措施来治理国家,这是正常的方法,用正常的方法达不到目的就采取特殊的手段,特殊手段是以战争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是以和平方式表现出来。
(三)战争与经济
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有比较深刻的论述,他明确指出,\一朝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正因为战争对经济如此依赖,所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明确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慎战思想和\因粮于敌,务食于敌\的补给原则。《孙子》兵法也因此提出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则:\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一原则在战争消耗十分巨大的现代战争中,仍然值得借鉴
(四)战争与主观指导
《孙子》兵法中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关于战争中的主观指导,《孙子》兵法中也明确指出:\因利而制权。\又说:\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五)将帅修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特别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强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吴子》兵法中则指出\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治军
关于治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法令法规的建设与实施。《孙子·计篇》谈\庙算\的时候,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敌我双方\法令孰行\。二是要求从实战出发训练士兵。在训练方法上主张\教得其道\,\练心\、\练胆\、\练艺\,以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
(七)战略战术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著述中关于战争谋略与战术的论述,有很多是相当精辟和有见地的。例如:\上兵伐谋\,\以全争于天下\的以谋制胜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战略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知彼知己\的因敌制胜论;\度势,料势,为势,应势\的胜可为论;\先人有夺人之心\的\兵贵先\的先发制人论;\后人发,先人至\的后发制人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