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保定途中偶成 郭 登

白璧何从摘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可怜忧国贾长沙。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注】①郭登:明朝靖边大将。曾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卒赠侯,谥忠武。②羊叔子:名祜,西晋名臣。与吴将陆抗隔江对垒。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药,众人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1.本诗颔联极为精妙,请赏析其主要表现手法。

2.有人说郭登此诗充满怨愤之情,其因何而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陈与义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追忆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国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洛中与好友们游乐的往事。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4.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秦淮夜泊(辛未正月赋)

贺 铸

宫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注】①朱箔:这里指红色的窗帘。②心旆:旆,泛指旌旗。这里指“心摇摇然如悬旌之无所终薄”(《史记·苏秦列传》)终薄:安顿,着落。

5.本诗的颔联景物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6.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 赵 鼎

- 1 -/6

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注】赵鼎,南宋初年贤相,此词写于靖康之变后,作者奉宋高宗之命,告别中原南渡,途经仪真江口时。 7.上阙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8.下阙抒情,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无名氏

为浮生两鬓白,观镜里朱颜迈。忙辞了白象简,紧纳了金鱼带。绿柳倚门栽,金菊映篱开。

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幽哉,袖拂白云外。彭泽,清闲归去来。

【注】①白象简:官员上朝时携带的笏扳。②金鱼带:即金鱼袋,唐制,二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9.上片中的“忙”“紧”二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10.作者在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来间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 2 -/6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二)

答 案

一、

1.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客路风霜”是实写,“梦里家”和“寒窗儿女灯前泪”是想象,是虚写。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开拓了诗歌意境,借儿女们正在为自己的不幸贬官远行而流泪哭泣的想象之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楚和怨愤之情。

2.①为自己无辜获罪贬官远戍而怨。首联诗人以白璧自喻,写自己没有过错却被远谪天涯。②为远离家人、境遇孤苦而怨。颔联借客路风霜、儿女念己、梦中思乡来表达这种情感。③为自己对国家一片忠诚却遭误解而怨。颈联用典,以羊叔子、贾谊白比,表明白己像古人一样忠心为国,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横遭迫害。④为社会黑暗,前途未卜而怨。尾联借

悲凉可怕的环境,写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未来的担心。 二、

3.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三、

5.①诗人的视线从河岸楼台到天空新月,由下到上,由低到高,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立体感。②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本是静景,著以“见”“上”字,则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灯火登上了双桥的情景,极富动态美。

6.①尾联以直接抒情作结。眼前的景物虽美丽动人,但毕竟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加上正是暮色时分,人们都在家中,而诗人却独泊孤舟,抒发了淡淡的乡愁。②同时用典,“心旆正摇摇”出自《史记·苏秦列传》“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诗人借此典故抒发了自己终无所托、没有着落的怅惘之情。 四、

7.选取密布的秋云、劲催的凄风、霏霏的秋雨、投碛的征鸿、寒青的山色等秋季的典型景物。营造了凄凉(凄迷)惨淡(压抑)的氛围,写出了作者内心悲凉、无所适从、依恋故园的情感,也暗示了国家破败、山河飘摇的时代特点。

8.①“天涯路,江上客”,写出漂泊流落之苦。②“肠欲断,头应白”,写出破国亡家之恨。③“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写出功业无成、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悲。④“须信”“除是”“奈”等词写出愁苦心情难以排遣、无可奈何的心绪。⑤“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写出了激愤豪迈之气和爱国热情。 五、

9.“忙”“紧”均为“急忙”的意思,生动地描绘出作者辞官去职的急迫心情和决绝态度,表现了作者对在污浊官场中虚度光阴的懊悔之情和对回归田园的渴盼之情。

3/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