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和十五章光学习题解和分析

光学习题

11.51?1.5 ??p2'?20?10得 p2'??40cm 即小物经玻璃棒成像于距第二个球面顶点处水平向左40cm处

横向放大率:?2?n2p2'1.5?(?40)??3

n2'p21?(?20)(2)整个玻璃棒的横向放大率

???1?2??3

1 1

光学习题

十五章 波动光学习题与解答

15-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0.6mm,照亮狭缝s的光源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2.5m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mm.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如果所用仪器只能测量?x?5mm的距离,则对此双缝的间距d有何要求?

分析:由明纹位置公式求解。

解:在屏幕上取坐标轴Ox,坐标原点位于关于双缝的对称中心。屏幕上第k级明纹中心的距坐标原点距离:

D? dDDD?可知 ?x?xk?1?xk?(k?1)??k??

x??kddd代入已知数据,得 ???xd?545nm DD??0.27mm ?x对于所用仪器只能测量?x?5mm的距离时 d?

15-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设两缝之间的距离为0.2mm.在距双缝1m远的屏上观察干涉条纹,若入射光是波长为400nm至760nm的白光,问屏上离零级明纹20mm处,哪些波长的光最大限度地加强?(1nm=10-9m)

分析:由双缝干涉屏上明纹位置公式,求K取整数时对应的可见光的波长。

解:已知:d=0.2mm,D=1m,x=20mm 依公式: x?Dk? ddx∴ k??=4×10-3 mm=4000nm

D 故 k=10 ?λ1=400nm k=9 λ2=444.4nm k=8 λ3=500nm k=7 λ4=571.4nm k=6 λ5=666.7nm

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

15-3.如图15-3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 P r1 S2P?S1P?r2?r1??/3,求P点的强度I与干涉加强时最大强S1 r2 度Imax的比值.

分析:已知光程差,求出相位差.利用频率相同、振动方S2 向相同的两列波叠加的合振幅公式求出P点合振幅。杨氏双缝题图15-3 干涉最大合振幅为2A。

解:设S1、S2分别在P点引起振动的振幅为A,干涉加强时,合振幅为2A,所以

Imax?4A2

1 1

光学习题

1因为 r2?r1??

3所以S2到P点的光束比S1到P点的光束相位落后

2π?r2?r1??2π???2π ?????33P点合振动振幅的平方为:

2πA2?A2?2A2cos?A2

3222

∵ I∝A ∴ I/Imax=A/4A=1/4

15-4.用图所示的瑞得干涉仪可以测定气体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折射率,干涉仪的光路原理与杨氏双缝类似.单色平行光入射于双缝后,经

两个长为l的相同的玻璃管,再由透镜会聚于观察屏S1 r1 上.测量时,可先将两管抽成真空,然后将待测气体徐S 徐导入一管中,在观察屏上关于两管的对称位置处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即可求出待测气体的折射率.某次测S2 r2 量,在将气体徐徐导入下管的过程中,观察到有98条干

题图15-4 涉条纹移动,所用的黄光波长为589.3nm(真空中),l?20cm,求该气体的折射率.

分析:当气体慢慢导入管内,由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改变了,从而引起干涉条纹发生移动.

解:气体导入一管过程中,光程差从零变为:??nl?l?k?,有98条干涉条纹移动即可k=98.

k?98?所以,n?1??1??1.00029 ll S 15-5.在图所示的洛埃德镜实验装置中,

1mm 距平面镜垂距为1mm的狭缝光源s0发出波长

0S 为680nm的红光.求平面反射镜在右边缘M20cm 30cm 的观察屏上第一条明条纹中心的距离.已知MN?30cm,光源至平面镜一端N的距离为题15-5图 20cm.

分析:洛埃德镜可看作双缝干涉,光源S0和虚光源S0′是相干光源.但是洛埃德镜的

反射光有半波损失,故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干涉条纹互补,即屏上的明暗位置互换.

,D?50cm 解:d?2mm1由明纹条件:??dsin??代入k?1,x1??2?dx???k? D2D??8.5?10?2mm 2d屏

15-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0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 S1 分别为l1和l2,并且l1?l2?3?,λ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l1 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D>>d),如图15-6.求: S0 l 2 S2 (1) 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点的距离. (2) 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 如图,设P0为零级明纹中心

1

1

d D 题图15-6 O

光学习题

则 r2?r1?dP0O/D

又 (l2?r2)?(l1?r1)?0

∴ r2?r1?l1?l2?3?

∴  P0O?D(r2?r1)/d?3D?/d (2) 在屏上距O点为x处, 光程差

??(dx/D)?3? 明纹条件 ???k? (k=1,2,....)

xk?(?k??3?)D/d

s1 l1 s0 l2 d s2 r1 r2 x P0 O D 题15-6解图

在此处令k=0,即为(1)的结果.相邻明条纹间距xk?1?xk?D?/d

15-7.在Si的平表面上氧化了一层厚度均匀的SiO2薄膜.为了测量薄膜厚度,将它的一部分磨成劈形(示意图中的AB段,平面图).现用波长为600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在图中AB段共有8条暗纹,且B处恰好是一条暗纹,求薄膜的厚度.(Si折射率为3.42,SiO2折射率为1.50)

分析:上下表面反射都有相位突变?,计算光程差时不必考虑附加的半波长.

解:设膜厚为e, A处为明纹, B处为暗纹,2ne=第8个暗纹对应上式k=7,e? A Si B SiO2,膜 题图15-7 ?2k?1??=1.5×10-3mm

4n?(2k+1),(k=0,1,2,…), 2

15-8.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λ1=600nm的光波干涉相消,对λ2=700nm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nm到700nm之间没有别的波长的光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1nm=10-9m).

分析:上、下表面反射均为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故不计附加光程差.光程差为??2ne.

解:当光垂直入射时,i =0.

对λ1(干涉相消): 2n?e?n?=1.35 n0 =1.00 e n =1.50 题15-8解图

1?2k?1??1 ① 2

对λ2(干涉相长): 2n?e?k?2 ② 由① ②解得: k?2??2??1??1?3

将k、λ2、n?代入②式得

e?k?2=7.78×10-4mm 2n?15-9.白光垂直照射在空气中厚度为0.40?m的玻璃片上,玻璃的折射率为1.50.试问在可见光范围内,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哪些波长的光在透射中增强?

分析:当光垂直入射到玻璃片时,由于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因此,反射光在玻璃表面上存在半波损失.所以,反射光干涉时光程差??2ne?差??2ne.

1

1

?2,透射光干涉时光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