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题集 3

250-350 350以上 试计算全县1995年粮食平均亩产量。

0.45 0.15 第四章 动态数列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关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2、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具有(B )。 A、可加性 B、可比性 C、连续性 D、一致性

3、若书籍某车间一月份平均人数80人,二月份平均人数75人,三月份平均人数82人,四月份平均人数85人,则一季度月平均人数为( B)。 A、(80+75+82+85)/4 B、(80+75+82)/3 C、(80/2+75+82+85/2)/4-1 D、(80/2+75+82+85/2)/4

4、基期为某一固定时期水平的增长量是( A )。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

5、基期均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 B )。 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 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6、累计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的是( B)。 A、环比增长速度 B、定基增长速度 C、平均增长速度 D、年距增长速度

7、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92年比91年增长8%,93年比92年增长5%,94年比93年增长10%,则94年比91年增长( D )。

A、8%+5%+10% B、 8%*5%*10%

C、108%*105%*110% D、108%*105%*110%-100%

8、1949年为最初水平,1995年为最末水平,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 C )。

A、开44次方 B、开45次方 C、开46次方 D、开47次方

9、已知某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1993年为105%,1994年为108%,又知1995年的定基发展速度130.41%,则1995年环比发展速度为( D )。 杯A、 112% B 、118% C、 120% D、 115% 三、判断题

1、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

2、环比增长速度也可以表示为逐期增长与基期水平比。 ( ×) 3、如果逐期增长量年年相等,则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年年下降。( √)

4、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前提是:现象在各个时点上是均匀变动的。(× ) 9

5、如果环比发展速度年年相等,则各年的逐期增长量是年年增加。( √) 6、累积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 √ )

四、填空题

1、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所构成:一个是 时间 ,另一个是 指标 。

2、时间数列可分为 绝对数 时间数列、 相对数 时间数列和 平均数 时间数列三种。其中 绝对数 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是派生数列。 3、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一致性 。 4、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 逐期增长量 之和。

5、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定基发展速度 。 6、平均发展速度是 各时期发展速度 的序时平均数。

7、通常把数列中的第一个指标数值叫 最初水平 ,最后一个指标数值叫 最末水平 ,其中各指标数值叫期中水平。

五、复习思考题

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哪些? 保证数列中各期指标数值的可比性: 各期指标数值所属时间可比 各期指标数值总体范围可比 各期指标数值经济内容可比 各期指标数值计算口径可比

2、计算和应用平均发展速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3、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有哪些关系?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是否也存在这些关系?

六、计算题

1、已知某要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工业总产值 万元 80 68 86 90 412 378 420 410 月初工人数 人 要求:(1)计算一季度月平均工业总产值: (2)计算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5、已知某商业企业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120 150 117 110 100 105 95 商品纯销售额 28 25 24 24 23 21 20 月初商品流动资金占用额 要求:(1)计算一季度、二季度月平均商品纯销售额: (2)计算一季度、二季度月平均商品流动资金占用额。

3、某企业4月份工人数变动资料如下: 日期 4月1 日 4月1 1日 4月16 日 4月21 日 工人数(人) 210 240 253 256 试计算该企业4月份平均人数。

4、某市某生活区有居民1000户,拥有彩电资料如下: 日期 1月初 5月初 10月初 年末 10

彩电(台) 380 412 430 488 试计算该生活区居民平均拥有彩电台数。

5、某单位上半年工人数资料如下: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月初工人数 400 380 420 426 431 438 450 452 月平均人数 要求:(1)试计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一季度、二季度、上半年平均人数。

8、某商业企业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200 240 196 180 160 160 150 商品销售额 流通费用额 20 21 19 18 17 18 16 120 100 92 80 76 68 66 月初库存额 试计算一季度、二季度月平均商品流通费用率和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

9、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180 160 200 190 工业总产值(万元) 600 580 620 618 月初工人数(人) 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1、计算填写下表空格中的数字。 指标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100 国民收入(亿元) 逐年增长量 20 40 累积增长量 105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160 15 环比增长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11、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 月份 4月 5月 6月 7月 计划产量(件) 105 105 110 112 105 110 115 120 实际产量(件) 月初工人数(人) 50 50 52 46 试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工人数。

(3)第二季度产量平均计划完成%。

(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 11

12、我国历年彩色电视机产量如下: 品名 84年 85年 86年 87年 88年 134 435 415 672 1030 彩色电视机(万台) 试计算: (1)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2)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3)平均发展速度。

13、某煤矿1990年煤炭产量为25万吨

(1)规定“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4%,以后每年平均增长5%,问到本世纪末年煤炭产

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如果规定本世纪末年煤炭产量是1990年产量的4倍,且“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速

度为5%。问以后需要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多少才能达到预定的产量水平?

14、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如果按这个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本世纪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15、某工厂计划工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400万元发展到2000年的1200万元。求: (1)工业总产值计划平均每年递增速度

(2)已知“六五”、“七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6%,问以后应每年递增多少才能达到预期水

平?

16、某地197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68美元,要在本世纪末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300美元,每年应平均递增百分之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7、某地区1990-1994年粮食资料如下: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320 332 340 356 380 粮食产量 试用最小平方法求出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1995年粮食产量。

18、某地区国民收入逐年增加,其发展从1985年至1994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1988年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1989年至1992年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1993年至1994年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计算该地区1985年至1994年的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

第五章 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实践和理论中,指数一词的含义是指(B )。 A、广义的指数概念 B、狭义的指数概念

C、广义和狭义的指数两种概念 D、拉氏和派氏指数的概念

2、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一般情况是( D)。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可变指数

3、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A、平均指标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综合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4、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 B)。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