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式。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2、经济上:

①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

3、思想上: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4、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5、军事上:

①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抗匈奴。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②统一开发南疆,修建灵渠。

四、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首先: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征战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政权,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 21 页 共 50 页

五、秦始皇评价:

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功在统一,过在暴政)

六、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 22 页 共 50 页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楚汉之争具体史实的讲述,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原因、过程、结果)

第 23 页 共 50 页

难点:起义的原因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 ③残酷的刑法; 2、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赵高“指鹿为马”)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农民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 广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

直接原因: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政权: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地位(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浪潮并没有平息,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2、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秦朝灭亡: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第 24 页 共 50 页

爆发: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结果: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 姬等

★ 相关故事:鸿门宴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标)了解“文景之治”

(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休养生息政策的历史概念及意义。

第 25 页 共 50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