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高考文言文《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资料

精品文档

2015年安徽高考文言文《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姓梁氏,讳(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旧指世代显贵的家族),幼不喜纨绔(wánkù,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名声和利益)蔑如(miè rú,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于诗嗜(shì,喜欢,爱好)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dōng yú,东方),清辉照北床。”长老(年纪大的人)惊异。十三岁补诸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一,文名籍(籍籍,形容名声盛大)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出仕,出任)知西安之咸宁(担任西安府咸宁知县。知:掌管),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shì xíng,犹言政绩)冠(超出众人,居第一位)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官咸宁半载(bàn zǎi,半年),入(入京,入朝)为云南道(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汉代之“尚书”属少府,在宫禁台阁之中。当时称宫禁中为省中,故尚书省又有台省之称。唐高宗时以尚书省为中台,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总称为台省,亦有合“三省”及御史台称台省者)官皆矫尾厉角(形容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矫尾,翘尾巴。厉角,磨头角),务毛挚(亦作“ 毛鸷”。指猛禽捕食小鸟。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用以比喻酷吏的凶狠残暴。挚:凶猛)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在宫中当直结束,下班)辄焚香扫地,晏坐(安坐,闲坐。晏:安定,安乐)终日,如退院(指僧人脱离寺院)僧。暇(xiá,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佛塔,这里指寺庙)、老子之宫(指道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诸子酒酣耳热(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辨难(biàn nàn,辩驳、问难。辨,通“辩”)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若有所失),觉我言为烦(繁琐)。先生固(本来)耽(沉溺,入迷)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指领悟,明白)初因(佛教徒刚修行时的因地。因地:菩萨尚未证得佛果,在因中修行时的地位)证果(佛教语。谓佛教徒经过长期修行而悟入妙道)大旨。每过其居邸(dǐ,高级官员的住所),绳床(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佛家僧众为了刻苦修行,他们所使用的床是有特殊规定的,这就是要使用“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指经书)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茶叶和马匹)于秦,不名(以私人名义占有)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算计,筹划)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一指不才,不贤;二指品行不好,没出息)而居厚实,三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娼妓及优伶的合称。倡,指乐人;优,指伎人)。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通“嘱”,嘱托)长洲文点(人名,字与也,号南云山樵,清代长洲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之子文彭的玄孙。工诗文,善书、画。山水能传徵明家法,用笔细秀,染晕迷离,

精品文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