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若课堂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四个选项中,讲授法最符合题意。 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他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 4.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新学习的概念“橡皮擦”是原有“文具”这一总概念的一个特例,因此这种学习是下位学习。 5.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素质教育本质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故本题选B。 6.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大班授课是教师中心的体现,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不属于开放的教育潮流;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与次数有限。 7.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反映了榜样教育法。 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9.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所以本题选A。 1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训练学生刚见到面试官时的外在表现,期望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这利用了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11.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杜威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考虑过儿童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

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经验、活动”的“新三中心论”。故本题选C。

12.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古代雅典教育不仅强调体育和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 13.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观看历史实物进行学习是实物直观。 14.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的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15.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人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的进程中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本题选A。 16.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18.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德育理论。 19.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巩固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20.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普通智力包括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21.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题干描述属于陈述性知识。

2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能够与其他的话语进行比较区分,这是利用了刺激的对比。 23.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柏拉图。 24.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是由费斯廷格提出来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25.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力技能,它与智力技能的区别是智力技能是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环境发生作用,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的功能是调节监控概念和规则的使用,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认知策略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应的智力技能。 26.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BCD项分别是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 27.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师要为人师表主要是由工作的对象决定的,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

28.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描述表明妙妙的思维不可逆,属于前运算阶段。 29.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描述属于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30.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奴隶社会是以使用青铜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时代,出现了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出现了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于是出现了独立社会过程的教育——学校。故本题选B。 二、填空题 31.班主任 32.倒摄抑制 33.京师同文馆 34.奖学金

35.汉语言文字 36.课程目标 37.心智技能、 38.意志努力 39.长期性 40.教学方法 41.识记

42.团体学习 43.赫尔巴特 44.理解记忆 45.评价 46.多元化 47.情感成分

48.1994年1月1日 49.协同教学 50.生理和心理 三、简答题

51.简述能力的种类。 参考答案:

(1)按照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可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按照能力的功能可把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5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功能? 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四、论述题

53.分析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论述教师应该通过哪些方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

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一是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负面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的侵蚀。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同时,大众传媒也无处不在,出于商业营利目的,而置孩子教育于不顾,宣扬金钱名利,竞争欺诈,凶杀色情为主要内容,这对自觉抵制力较差。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对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二是家庭因素。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三是学校因素。全国上下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遗风却有顽强的生命力。久面久之,学生都变得性情冷漠、动作机械、思想消极。教师的讽刺、挖苦,更是雪上加霜,激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失去了生活与学习的激情和快乐。

此外,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个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情感丰富,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怎样才能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采取哪些对策来维护高中生心理健康呢?

(1)作好情感交流工作。

学生向师性强,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心理素质。

(2)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校时间要远大于在家时间.所以为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的高中生营造一种有。家”的感觉的班级环境至关重要。

(3)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多渠道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对症下药,搞好个别教育,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做到有的放矢。 (5)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甚了解,又不善于自觉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相应的外部行为。因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迫在眉睫.作为教师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适时的心理辅导是有计划地协助学生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功能,开发心理潜能和完善个性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它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善于为他们排忧解难。 (7)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或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这是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针对不健康心理产生的现象,应细心观察、分析、定类,找到根源和症结,以利于对症下药。

总之,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一切教育活动中,并且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术,自行消除心理障碍。在一个和谐的内外统一合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有根本的保证。

五、案例分析题

54.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①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注意抓住时机

把握时机是品德培养过程中要首先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在先进事例发生时,做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予表扬;在学生消沉时、失去自信时、最需要激励时不吝赞美地给他以及时的鼓励;也要在他放任、自满时及时给他以警醒,中肯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掌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的时侯。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