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一) 先秦时期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 先秦时期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 )

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 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

B.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 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甘为未来的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018·吉林百校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解析:选B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材料中诸侯平定部族反抗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当地部族对抗,不是诸侯之间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周天子权威的内容,故D项错误。

3.《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此材料中的规定( )

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 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同姓、同宗的关系,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鲁国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不是突出王权的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诸侯有同姓、同宗、同族之分,符合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中大宗小宗的划分,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诸侯血缘亲疏,没有体现其削弱周王统治的作用,故D项错误。

4.(2018·长郡中学实验班考试)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

类别 城墙高度 南北向道路宽度 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天子的王城 九雉(雉为一尺) 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诸侯的国都 七雉 宽七轨 卿大夫的都城 五雉 宽五轨 B.建筑规划突出礼制观念 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解析:选B 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完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天子无法严控诸侯与卿大夫,故A项错误;天子、诸侯、卿大夫城邑的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体现了维护等级制度的礼制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城邑的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没有体现对城邑进行改建,也不能说明对城市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故C、D两项错误。

5.(2018·钦州一模)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 )

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B.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 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及所学三家分晋的历史可知,晋国六卿制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并非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故A项错误,B项正确;分封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不相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牵涉秦朝的九卿制度与晋国六卿制的关系,故D项错误。

6.(2018·双流中学月考)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农时的叙述,包括《审时》、《上农》、《任地》、《辩土》等篇章都有涉及。先秦农时观念发达,源于( )

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决定作用 B.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C.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 D.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

解析:选C 农时观念的发展根源应当从经济要素进行考量,适时农耕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故A项错误;“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先秦时期农业科技水平不高,注重农时、按时耕种对农业经营非常重要,故C项正确;天文历法的丰富和农时观念的发展都源自于当时农业发展概况,故D项错误。

7.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赵国邯郸以冶铁成业的郭纵、以煮盐起家的猗顿,在秦国继承家业开采丹砂矿的寡妇清都是很有名的手工业主。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工商食官”的局面已被打破 B.秦国和赵国的手工业最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D.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解析:选A 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出现了一些私商,说明战国时期已经打破了西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赵国和秦国的两个代表性的手工业,不能说明其手工业最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故C项错误;我国私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代中期以后,故D项错误。

8.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务完物,无息币”。材料主要是指( )

A.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

B.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 C.强调商品的贱买贵卖

D.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

解析:选B 材料“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务完物,无息币”指的是加速商品和货币的周转流通,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A、C、D三项。

9.(2018·黄石调研)《吕氏春秋》中提到“洞庭之鲑”、“云梦之芹”、“大夏之盐”、“阳朴之姜”、“江浦之桔”等;李斯《谏逐客书》中也提到“江南金锡”、“西蜀丹青”等。对这些现象合理的解读是先秦时期( )

A.商业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农业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有些地方产品开始有知名度 D.政治中心开始东移

解析:选C 材料叙述了不同地域的特产,没有涉及商业与农业的比较,故A项错误;B项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洞庭之鲑”、“云梦之芹”、“大夏之盐”、“阳朴之姜”、“江浦之桔”、“江南金锡”、“西蜀丹青”可知,不同地域的产品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特产,与政治中心无关,故D项错误。

10.(2018·青岛调研)《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解析:选A 《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现对鬼神敬而远之,先事人事,老子则坚持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有相同的时代背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