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基础实验
25
实验4.5 电子荷质比的测量
19世纪8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J.J.Thomson)于1987年通过测量荷质地发现电子。电子荷质比e/m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其测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如磁聚焦法、磁控管法、伏安特性法、汤姆孙法等。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各种电子荷质比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2.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参考资料】
1.孟祥省,李冬梅,姜琳.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2.江影,安文玉.普通物理实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提供的主要器材】
根据设计方法的不同自行选择仪器(EB-III型电子束实验仪、W-Ⅲ型电子逸出功测定仪等)。
【实验预备知识】 1.磁聚焦法
参考本教材的实验3.6电子束的磁偏转。 2.磁控管法
将理想二极管的阴极通以电流加热,并在阳极外加以正电压,在连接这两个电极的外电路中将有电流通过。将理想二极管置于磁场中,二极管中径向运动的电子将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而作曲线运动。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做曲线运动的径向电子流将不再能到达阳极而“断流”。只要实验中测出使阳极电流截止时螺线管的临界磁场BC,就可以求出电子的荷质比e/m。这种测定电子荷质比的方法称为磁控管法。
通过理论计算:
em?8Ua(r2?r1)Bc222?8Uar2Bc22
式中的r2和r1分别为阳极和阴极的半径,BC为理想二极管阳极电流“断流”时螺线管的临界磁感应强度BC,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注:公认值
em?1.76?10C?kg11?1BC??0nIC
26 大学物理实验9
3.正交电磁场法(汤姆孙法)测定电子荷质比
正交电磁场法测定电子荷质比,即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J.J.Thomson,1856-1940)于1897年在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测定电子荷质比的实验方法(因为此项工作,汤姆孙于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理提示:在电偏转实验的基础上,在与电场正交的方向加上磁场,如图4-15所示。实验时在示波管两侧加亥姆霍兹线圈和Y偏转板以获得正交电磁场比较方便。
图4-15 正交电磁场法测量电子荷质比
【实验内容】
1.根据图4-15推导汤姆孙法测定电子荷质比的理论公式。 2.根据实验原理拟定一种方法的实验方案及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1.阐明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简要介绍本实验涉及的基本原理。 3.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至少写出一种方法)。
4.重点写出本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 5.记录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6.谈谈本实验的收获和体会。 【思考题】
1.测定电子荷质比的方法有哪几种?
2.如何发现和消除地磁场对测定电子荷质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