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周版正身图动作详解定稿201503

腕与肩相平,两手各置于两肩窝处,距离肩窝约三指距离,掌指向上,手心相对,掌平,式定后,仍然如前式计数呼吸三次,其余要求与前相同,双凤朝阳之势,是说练习此式要有两手如凤,头如朝阳的意境。也可以理解为两手中的气球有如朝阳。佛家功夫最忌著相,所以大体一想即可,用意不必太浓,稍一感受即可接练下式。或者不去想也可以。在熊式易筋经中也有类似的式子,李佩弦先生说可以练习肺气。

05.飞鹰展翅势

原文:“此势将两手排开,两掌上立,肩膀肱腕平直,如飞鹰展翅之势,计气①毕,两掌缓缓托上。作下势。余法同前。”注:①计气,即“计呼吸三口”。

跃马按:此式接前式,将两掌向身体两侧排开,成排山掌型(要求是掌指翘立笔直,掌心向外),肩、胳膊、腕

成一条直线,掌与腕与直角,在意念上如同飞天的巨鹰展开翅膀,前面双凤式,气集中于头及上焦,此式排开两手,使肺扩张,从而可以练习肺部。此式有的版本为巨鹰展翅,我以为用“巨”字不如“飞”字精确。因为势子完成后,感觉身体随呼吸微微起伏,用飞字确实能表现出练此式时微动的情态。

11

我觉得前式与此式是对于肺的开合练习。前式是合,此式为开。因为要锻炼肺部,所以此式向外推出时,应该身体胸部充分开展,要有横向拉抻的力量,乃至于胸部凸起而圆,后背则相应的稍微夹紧。肺部有问题的人可以挑出这两式作为小炼形单独练习。

06.双手托塔势

原文:此势将两手向上托去,两掌朝上,两掌背下对两肩窝,掌上如托塔负重之势。计气毕,将两掌随左右肩角顺下。作下势。余法同前。

跃马按:接上式,将两手由两边向上向中间托起,至手臂伸直,如同托一千金宝塔,手心向上,指尖相对,两手背劳宫穴对准两肩窝的肩井

穴,在意念上要有宝塔虽有千斤之重,我仍可轻松托起而稳立不晃,应付裕如。塔在佛家是盛放佛或高僧的舍利子之用,所以极为珍稀贵重,而在练习此式时亦应在神情上模拟此意。

在十二式中有掌托天门的式子,与此式基本相同,周潜川先生解说:“。。。使“阴跷库”收合,关闭‘地户”,使三阴的气脉顺三阳而逆运上升。同时使“会阳”络穴双双松开,以期“督脉”会络三阳气脉,发出都督纲维的均衡作用,使背后三关自然通畅。同时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这种架子,看似简单,实属细腻,很难做得纯熟。如果练得合度,全身气

12

脉会自然繃张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般的坚强,似树干一殷的牢植,尤其以两侧的胁、肋、髀、骽、股、

等部位,

肝脏、胆腑、脾脏所流行的经道,特别感觉明显。” 07.三峰峙立势

原文:“此势将两掌顺左右势直下,向外直立至两肩角;膀肱曲折,两腋挟紧,使三腕天骨开张,掌并头如三峰峙立之状。计气毕,左手抱身,右肱横前。作下势。余法同前。”

跃马按:接上势,两手向下收回,至头两侧,手腕与肩同高,小臂、大臂、腋均夹紧,手平直,手心向斜前方,在意念上,手、头如同三座山峰耸立,式定后,按呼吸计数呼吸三次。

此式在练习时,可以假想上式中的佛塔随着

手的下降,收入自身,与自己成为一体。也可以随吸气时,想象宇宙的精华元气从头进入,沿身体的中间向下进入丹田,呼气时想象这些气向下经腿部象水一样流入地下深处。

这两式则是对气机的升降进行练习。前式是升,此式是降。前式因为向上运动及托塔的意念,会使精气神上升,这样,对一般人来说会体会到精力较以前充沛,如果是高血压或头部有病症的人,则不宜多练托塔,可以一举就放下,应该多练三峰峙立。同样的,此式则因为向下收,低血压的人可以少练,以免影响身体,同时可以多练上面的托塔。

13

08.龙探右爪势

原文:“此势将左手由前操抱后身背右扇子骨,复将右

膀前撑,右肱横前,掌如探物未得之状,齐与肩平。计气毕,顺势将右手抱身,左手横前。作下势。余法同前。”

跃马按:接上势,先将两手向中间向下按,按至两手成水平,手指尖相对时,左手由前向右伸过右腋下,用左手抱住右肩胛骨,右手向左伸至极限,头随手动而转向左面,但身体不能随之转动。整个身

体如同向左拿一件东西而因为身体过不去未拿到,而身体也因为用力而稍向左探,而头则微向左后方仰。此处的探物未得,写的非常精确,各位如果实际去模拟一下,即可体会得到。

此处,需注意,头应完全转到面向左边,这样可以抻拉颈部的大筋,且背部的右半部全部抻拉起来。

在初练此图的100小时内,此式及下式不加意念导引气的旋转,达到练习数量后,可以吸气时注意丹田,呼气时想像气从丹田向左旋转而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凡是提到龙,主要是比喻气,有时是指肝。相反的,说虎时,一般是指肺和血。

14

这式动作,因为身体一半是紧束起来的,另一半是展开的,所以锻炼的是身体的右边。

另一方面,抱住肩的那只手不要太过用力,否则会出现胸部压缩太过而有不舒服的感觉。

在周潜川的十二式的青龙探爪一式提到:这是专练肺脏、肝脏、胆脏和带脉的方法,所谓降龙伏虎的动功。 09.龙探左爪势

原文:“此势操抱、撑、横、探,齐俱同,但其法移右于左耳。凡作二势,探右爪头眼向左,导气左旋;探左爪头眼向右,导

气右旋。各计呼吸。势毕,将两手收回至颈项,横肱。作下势。余法同前。”

跃马按:此式同上势,只是左右相反。凡是讲究的功夫,都是先动左后动右,因为古代的观念中,左边血多,右边气多,而血的运行又慢于气,所以就让左边先动,从而使气血的运行容易达到平衡,同样的道理,在第一式开步时,也应该左脚先向外开,如果有收回时,也应该由左向右收回。

这两式则是对带脉以及背部的左右部分的练习。这两式我练习正身图一百多小时后,发现,在练习时,保持头与手一线,抱的那只胳膊和伸的同样用力,这样,会出现后背有一半拉开了,一半则几乎没有动到,有点象周潜川在十二式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