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习题

凸轮机构习题

一、填空题

1)凸轮机构从动件按余弦加速度规律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位置, 加速度 有突变,会产生 柔性 冲击。

2)根据从动件凸轮廓线保持接触方法的不同,凸轮机构可分为力封闭和几何形状封闭两大类型。写出两种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槽道凸轮和等径凸轮 。

3)为了使凸轮廓面与从动件底面始终保持接触,可以利用从动件自身的重力 , 弹簧力 ,或依靠凸轮上的 几何形状 来实现。

4)凸轮机构的主要优点为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廓线,就可以是从动件可以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主要缺点为 从动件与凸轮之间是高副(点接触、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

5)为减小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可将从动杆由对心改为偏置,正确的偏置方向是将从动杆偏在凸轮转动中心的正偏置 侧。

6)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 将发生突变,从而引起 柔性 冲击。

7)当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超过许用压力角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压力角增大基圆半径、改变偏置方向 。

9)平底垂直于导路的直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其压力角等于 0 。

10)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四种常用运动规律中, 等速运动 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 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 正弦加速度 运动规律无冲击。

11)凸轮机构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为 首先要满足机器的工作要求,同时还应使机器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和使所设计的凸轮便于加工。

12)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时,若发现工作廓线有变尖现象时,则尺寸参数上应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增大基圆半径或适当减小滚子半径 。

二、选择题及简答

1)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之间的关系为(d) a)两条廓线相似 b)两条廓线相同

c)两条廓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相等 d)两条廓线之间的法向距离相等

2)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其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一般是怎样处理的? 3)设计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在推杆运动规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推程压力角,可采用哪两种措施?

4)图1中两图均为工作廓线为圆的偏心凸轮机构,试分别指出它们的理论廓线是圆还是非圆,运动规律是否相同。

三、计算题

1、如图2所示为凸轮机构推杆的速度曲线,它有四段直线组成。要求:在题图上画出推杆的位移曲线、加速度曲线;判断哪几个位置有冲击存在,是刚性冲击还是柔性冲击;在图示的F位置,凸轮与推杆之间有无惯性力作用,有无冲击存在。 解:由图2(a)所示推杆的速度曲线可知:

在OA段内(0≤δ≤π/2),因推杆的速度v=0,故此段为推杆的近休段,推杆的位移及加速度均为零,即s=0,a=0,如图2(b)及(c)所示。

在AD段内(π/2≤δ≤3π/2),因v>0,故为推杆的推程段。且在AB段内,因速度线图为上升的斜直线,故推杆先等加速上升,位移曲线为抛物线运动曲线,而加速度曲线为正的水平直线段;在BC段内,速度线图为水平直线段,故推杆继续等速上升,位移线图为上升的斜直线,而加速度曲线为与δ轴重合的线段;在CD段内,速度线图为下降的斜直线,故推杆继续等减速上升,位移曲线为抛物线运动曲线,而加速度曲线为负的水平线段。作出推杆推程段的速度v及加速度a线图,如图2(b)及(c)所示。

在DE段内(3π/2≤δ≤2π),因v<0,故为推杆的回程段,且速度曲线为水平线段,推杆作等速下降运动。其位移曲线为下降的斜直线,而加速度曲线为与δ轴重合,且在D和E处其及加速度分别为负无穷大和正无穷大,如图2(b)及(c)所示。

由推杆速度曲线(图2(b))和加速度曲线(图2(c))知,在D及E处,与速度突变,且在相应的加速度线图上分别为负无穷大和正无穷大。故在凸轮机构D和E处有刚性冲击。在加速度线图上A\,B\,C\及D\处有加速度值的有限突变,因此,在这几处凸轮机构有柔性冲击。

2、在图3(a)所示的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推程期的推杆运动规律线图如图3(b)、(c)所示。凸轮实际轮廓的最小半径为rmin=30mm,滚子半径为rr=12mm,偏距e=14mm。试求:

(1)凸轮的基圆半径r0的值。

(2)取长度比例尺μl =1mm/mm,作图求解当凸轮转角为90时,所对应的以下各项: ①凸轮理论廓线的对应点; ②确定实际廓线的对应点; ③凸轮与推杆的速度瞬心位置; ④画出该位置所对应的压力角。

o

图3

3、在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图题4所示推杆的运动规律尚不完全,试在图上补全各段的s-δ,v-δ,a-δ曲线,并指出哪些位置有刚性冲击,哪些位置有柔性冲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