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一、概念
1、理想流体:忽略粘性的流体。
2、粘性:当流体各流层间发生相对滑移时,流体内部表现出阻碍这种相对滑移的性质。
3、完全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忽略碰撞完全弹性。
4、等温压缩系数:在可逆定温过程中,压力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缩小率。 5、绝热压缩系数: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压力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缩小率。 6、热胀系数:在准平衡等压过程中,温度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膨胀率。 7、功率系数:风(空气)实际绕流风机后,所产生的功率与理论最大值
Pmax=1/2?V02A之比。
8、贝兹极限:功率系数的最大值,其数值为0.593。 9、弦长:前、后缘点所连接直线段的长度。 10、骨架线(中轴线):风力机叶片截面上内切圆圆心的连线。
11、弯度、最大弯度:中轴线与几何弦长的垂直距离称为弯度;中轴线上各点弯度不同,其中最大值为最大弯度。
12、拱度、最大拱度:截面上弦的垂线与轮廓线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拱度;截面上弦的垂线上的拱度不同,其中最大值为最大拱度。 13、NACA4412:“NACA”,美国航空总局标志;第一个“4”,表示最大弯度出现在弦上距前缘点4/10弦长处;第二个“4”,表示最大弯度为弦长的4%;“12”表示最大拱度为弦长的12%。
14、简述绕流翼型产生升力的原因。
无穷远处均匀来流,绕流如图所示翼型,在尾部锐缘点处产生一个逆时针的漩涡,均匀来流无涡,因此在翼型表面形成一个与尾涡大小相当,方向相反,顺时针漩涡,使上表面流速加快,下表面流速减慢,由伯努利方程,上表面流速减慢,压力增大,上下表面压差产生升力。 15、写出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不计重力),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P+1/2?V2=常数 (P/?+1/2=常数)
物理意义:流体压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相互转化,二者之和守恒。 16、简述风能本身及当前风力发电产业链的优缺点。 风能本身 优点:清洁、可再生、无污染、分布广 缺点:过于分散、难于收集、稳定性差 风力发电产业链 优点:可再生、分布广
缺点:过于分散、难于集中与控制、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17、风力机叶轮转速是多少? 20~50r/min
励磁电机转速是多少? 1000r/min、1500r/min、3000r/min 如何实现变速? 通过变速齿轮箱来实现 二、图表分析与简答。 1、P27 图4.4
推力系数CT关于a=0.5对称。当a=0.5时,CT取最大值,CTmax=1;当a=0或1时,CT取最小值CTmin=0;功率系数Cp在a?0.33时,取最大值,Cpmax?0.59
(0.6,略小于0.6);当a=0或1时,Cp取最小值,Cpmin=0。 2、P37 图5.2与图5.3
图5.3 说明在同一推力系数下,闭式风轮的功率系数(功率)大于开式风轮;开式风轮的最大值略小于0.6,而闭式风轮没这个限制;其功率系数可接近1;采用闭式风轮后,最大功率系数Cpma所对应的推力系数Cp变小。
图5.2 说明采用闭式风轮后,Cp.d大于Cp.b,同时流经风力机叶片的质量流量也有所增加,md>mb;二者的增加率相等,即Cp.d/Cpb=md/mb;最小增加率略大于50%,最大增加率80%左右。
3、比较各功率系数Cp计算公式,①Cp=4a(1-a)2 ②
Cp?8/?2?a'(1?a)x3dx
0?
③
①仅考虑了一维动量理论,未考虑尾涡损失,更未考虑仅有的3个叶片不能充满整个风力机的叶片旋转平面,因此计算结果较大,误差也大;②考虑了尾涡损失,但未考虑仅有的3个叶片不能充满整个风力机的叶片旋转平面,因此计算结果中等,误差居中;③但考虑尾涡损失,又考虑仅有的3个叶片不能充满整个风力机的叶片旋转平面,因此计算结果最小,但最精确。
4、经典的叶素动量理论做了哪些假设?普朗特叶尖损失因子是对其中哪个理论的修正?
(1)空气是完全气体,密度均匀,不可压缩;(2)空气是理想流体,即忽略空气粘性;(3)径向性质相互独立,即在某个单元发生的情况不影响其他单元;(4)每个环形单元中,叶片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是定常的;该假设对应叶片无穷的风轮。 对(2)进行了修正。
(7~~15章)
1.简述控制/调解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保证风力机运行在设计范围内, (1)风力机转速保持在特定范围内。 (2)风力机能偏航。
(3)功率输出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4)风力机能启动和停机。
方法:为了限制高风速时的功率输出,可采用以下四种策略,其中前两种最常用。 (1)失速调节。 (2)桨距调节。 (3)偏航调节。 (4)变速。
2.已知发电机的极对数P=1,2,3,求转速n。 P=1,n1=60f/p,n=3000r/min P=2,n2=1500r/min
0Cp?8/?2?a'(1?a)Fx3dx?P=3,n3=1000r/min
3简述失速产生原因,及其对气(汽)轮机危害。
当攻角α过大(α>15o)时,尾涡前移,使绕流不畅,阻力加大,升力锐减,造成失速;前移尾涡内,空气对叶片有磨损和腐蚀作用,缩短气(汽)轮机使用寿命,甚至直接损坏,飞机失速可能造成机毁人亡。 4.P56 图7.3,说出失速调节的优缺点。 图1,风速在16~24m/s内变化,平均风速20m/s,浮动范围±4m/s,浮动率±20%;图2,起初τ=400~420s,风力机未启动,异步发电机转速很低,n0≈100r/min,但未静止,接下来τ=420~445s左右启动,风力机开始启动,n0开始从100 r/min上升至1600 r/min﹥1500 r/min,τ=445s后,风力机完全启动,此时转速完全稳定在1600r/min,虽稳定但略大于1500 r/min;图3,τ=420~445s左右,即风力机完全启动前发电机功率为零,在τ=445s左右瞬间,发电机功率经历三次突变,先充当电动机,再跳落至1.5MW,后回落至1.1MW,幅度±0.1MW,浮动率±9.1%,远小于±20%,平均功率略大于1MW.
由此可见失速调节优缺点:
优点:调节结果稳定,功率和转速稳定;
缺点:在风力机完全启动瞬间,会发生接连三次功率突变,损害发电机;此外,风力机停不下来,正常运行时功率较大。 5.从原理上看,桨距调节和失速调节有什么不同?
每一个叶片都可以配置一个小的电动机,这样每一个叶片的桨距都可以单独调节。桨距角已经调节的叶片可以发挥启动刹车的作用,因此,在桨距调节风机中,无需像失速型风机那样,在叶尖配置启动刹车。通过调节整个叶片的桨距角就有可能控制叶片攻角,从而控制功率输出。
6.P59 图7.5(图1 图3) 说明桨距调节的优缺点。 图1,风速变化大致在10~25m/s内变化,平均风速17.5m/s,浮动范围±7.5m/s,浮动率±37.5%;图3,在0~200s内,风力机未启动,异步发电机功率P=0,转速n0=0;200~250s,风力机开始启动,功率开始逐步振荡上升,在250s左右,风力机正常运行,异步发电机功率维持在1MW上下,振幅约±0.3MW,有时达到±0.5MW,浮动率±30%,有时达±50%。 优点:不再有突变,可以停机,调节后输出功率和转速均值维持在额定值1MW和1500 r/min。
缺点:输出功率和转速振幅较大,不稳定。
7.P64 图7.12,说明该风力机在不同来流风速下,转速与输出功率的关系? 相对同一来流风速,随转速的增加,功率先增加后减小,相对不同的风速,同一转速下,来流风速越大,输出功率越大;不同风速下,最大功率所对应的转速不同,该转速随来流风速的增加而增大。
8.从纯技术角度讲,什么是风机最优化设计? 从纯技术观点来看,所谓最优化设计,就是给定风轮直径的风力机每年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发电量。
9.P68 图8.1,对风力机采用哪种设计,为什么? 采用设计2。
设计1虽然在设计风速上取得最大功率,但是达不到贝兹极限Cp=0.593。而风速稍有偏离,Cp值下降快,功率系数不稳定,年发电量小;设计2在设计风速上取得平稳功率,虽然Pmax远离贝兹极限,但当风速偏离时,Cp值几乎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