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化学专题复习资料:题型解决技巧

彼得教育www.bideedu.com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压强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r) 温度 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 ②Mr一定,但m+n=p+q时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体系的密度 密度一定 4.化学平衡的移动

(1)勒沙持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其中包含: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三种;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2)平衡移动就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可能发生平衡移动。可总结如下:

(3)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变化: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增大等同起来。具体分析可参考下表:

反应实例 2SO2 +O2 2SO3(气)+热 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O2浓度,平衡正移 增大SO3浓度,平衡逆移 升高温度,平衡逆移 增大压强,平衡正移 2NO2(气)2HI N2O4 体积不变时,无论是加入NO2或者加入 N2O4 达新平衡后转化率变化 SO2 的转化率增大,O2的转化率减小 从逆反应角度看,SO3的转化率减小 SO2 、O2的转化率都减小 SO2 、O2的转化率都增大 NO2的转化率都增大(即新平衡中N2O4的含量都会增大) H2+I2(气) 增大H2的浓度,平衡逆移 H2的转化率减小,I2的转化率增大 增大HI的浓度,平衡正移 HI的转化率不变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转化率不变 四、电离平衡和电化学的梳理和综合

[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可以总结成如下几条: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理解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http://www.bideedu.com 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彼得教育www.bideedu.com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跟盐的水解的内在联系,能根据这种联结关系进行辩证分析。

(2)能用电离原理、盐类水解原理分析比较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判断溶液中某些离子间浓度大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理解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理解原电池反应和一般氧化还原反应的异同。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源的化学原理。

(4)理解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异同。了解生产实际中常见的金属防腐方法的化学原理和金属防腐的一般方法。

(5)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记住电解反应中常见离子在阴、阳极的放电顺序。阳极上

2------失电子顺序为??Al>Zn>Fe>Sn>Pb>(H)>Cu>Hg>Ag>S>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

+2+2++2+2+2+3+

极上得电子顺序为O2> Cl2> Br2> I2> S> Ag> Hg> Cu> (H)> Pb> Fe> Zn> Al>??

(6)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冶炼铝、电镀、精炼铜等。

近几年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试题在高考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理科综合试题每年都会2-3道选题、一道大题,在化学单科试题也常会有大题出现。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1.本章内容的核心是实质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具体应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原电池反应、电解反应中都涉及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表列举了这部分内容中的跟平衡移动有关的一些实例:

表:化学平衡与其它各类平衡的关系 知识内容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 与化学平衡之间的联系 电离平衡实质上就是一种化学平衡,可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作定性的、或定量的分析。根据电离度大小可比较弱电解质相对强弱,根据相应盐的水解程度也可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水是一种很弱的电解质,加酸、加碱会抑制水的电离,升高温度会促进水的电-++-离。Kw=[OH][H]是水的电离平衡的定量表现,H、OH浓度可以用这个关系进行换算。 盐类水解(如F + H2O HF + OH)实质上可看成是两个电离平衡移动的+-综合结果:①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H2OH+OH),②另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HF F+H)。也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 H+OH=H2O的反应程度很大,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反应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盐类水解 中和滴定 原电池反应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特点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分成和电解反应 了两个电极反应(却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别在不同的电极上发生反应)。一些-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如钢铁的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O2+2H2O+4e = 4OH)涉及到水的电离平衡移动造成pH变化。电解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等溶液过程中,在阴极或阳极附近由于电极反应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造成pH变化。 2.本部分内容的知识体系 http://www.bideedu.com 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彼得教育www.bideedu.com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3.原电池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a. 负极与正极:作负极的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的材料用一般导体即可 b. 电解质溶液: c. 闭合回路 注意:通常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但也不是绝对的,严格地说,应以发生的电极反应来定.例如,Mg-Al合金放入稀盐酸中,Mg比Al易失去电子,Mg作负极;将Mg-Al合金放入烧碱溶液中,由于发生电极反应的是 Al,故Al作负极。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a)电极反应(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负极:Zn-2e=Zn (氧化反应)

+-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b)电子流向:从负极(Zn)流向正极(Cu) (c)电流方向:从正极(Cu)流向负极(Zn) (d)能量转变: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3)电极反应:

在正、负极上发生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它的负极是多孔的镍电极,正极为覆盖氧化镍的镍电极,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在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电极反应: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负极的反应我们不能写成:2H2-4e=4H。因生成的H会迅速与OH生成H2O。

http://www.bideedu.com 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彼得教育www.bideedu.com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4)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腐蚀分为两类:

a) 化学腐蚀:金属或合金直接与周围介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腐蚀。 b) 电化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造成的腐蚀。

-2+

最普遍的钢铁腐蚀是:负极:2Fe-4e=2Fe

--正极:O2+2H2O+4e=4OH

+- (注:在少数情况下,若周围介质的酸性较强,正极的反应是:2H+2e=H2↑)

金属的腐蚀以电化腐蚀为主.例如,钢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2+

2Fe-4e=2Fe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

O2+2H2O+4e=4OH

2Fe(OH)3=Fe2O3·nH2O+(3-n)H2O (5)金属的防护

一般有三条途径:其一是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其二是涂保护层,其三是电化学保护法。例如在铁表面镀上锌或锡,即成白铁与马口铁,但一旦破损,因原电池反应,白铁外面的锌可进一步起保护作用,而马口铁外面的锡反而会加速腐蚀(铁作负极被溶解)。

4.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使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是一个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从参加反应的物质来分电解反应可分成五类:

(1)H2O型:实质是电解水。如电解硝酸钠、氢氧化钠、硫酸等溶液。

(2)溶质型:溶质所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如电解氯化铜、溴化氢等溶液。 (3)硫酸铜溶液型:电解产物是金属、氧气与酸。如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单质铜、氧气和硫酸,电解硝酸银溶液时生成单质银、氧气和硝酸。

(4)氯化钠溶液型:电解产物是非金属单质、氢气与碱。如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电解溴化钾溶液时生成溴单质、氢气和氢氧化钾。

-n+

(5)电镀型:镀层金属作阳极,阳极反应是:M- ne=M,镀件作阴极,阴极反应是:n+-M+ne=M。(电解精炼与电镀,实质上是相同的)

五、非金属元素的梳理和综合

[命题趋向] 1.《考试大纲》中对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卤素等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它非金属元素(如氢、氧、硫、氮、磷、碳和硅等)的化合物。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往往跟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等基础理论内容相综合。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基础理论内容的综合应用,提高解决学科内综合问题的能力。

3.《考试大纲》中有多条类似于“以××为例,了解(或理解、掌握)××××”的内容叙述,如: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等等。对这些内容的要注意理解实质,达到“举一反三”的要求。在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4.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要注意相似、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在性质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点。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

http://www.bideedu.com 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彼得教育www.bideedu.com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入试题中。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5.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化学实验的综合。近几年的实验试题,都是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落点。估计近几年内这种命题趋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1.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2.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

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NaHCO3=NaCl+CO2↑+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3+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H2O=Fe(OH)3↓+3HClO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

2+ - -

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2Fe+ 5ClO+ 5H2O = 2Fe(OH)3↓+Cl+ 4HClO

-2--2-漂白粉遇亚硫酸酸盐:ClO+SO3=Cl+SO4

??2HCl+O2↑ (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5)次氯酸钙中的Ca、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

溶液中: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

Ca(ClO)2+Na2CO3=CaCO3↓+2NaClO

Ca(ClO)2+NaHCO3=CaCO3↓+HClO+NaClO 3.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

2+

-

?http://www.bideedu.com 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