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指( )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原始资料,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B、两者不相干

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 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他们划分的标志是(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统计表

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4、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 5、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地登记取得资料。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对1991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

C、对近几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6、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 )、

A、定期调查方式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典型调查 7、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8、属于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有( )

A、普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 9、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

A、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B、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C、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D、单位产品成本变动 10、普查是( )

A、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B、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专门组织的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D、专门组织的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1

1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12、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13、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4、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5、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

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16、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

A、绝对数 B、绝对数和相对数 C、绝对数和平均数 D、相对数和平均数 17、总量指标按其时间标准不同可分为( )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 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18、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

A、若干个相互联系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B、若干个相互矛盾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D、若干个相互限制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19、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

20、某市通过调查100个大中型企业来了解全市职工工资情况,则该调查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21、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 )方法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 22、抽样调查是( )

A、 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B、 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C、 在调查总体中抽取全部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23、统计调查中代表性误差是( )产生的误差

A、全面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

C、工作不准确 D、用部分总体单位资料估计总体

24、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将( )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 B、总体标志区分开来

C、一总体与它总体区分开来 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区分开来 2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

A、组中值 B、组距 C、组数 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26、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2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

A、变量值的大小 B、组数 C、组中值 D、各组界限 28、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组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29、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 30、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

A、平行分组体系 B、复合分组体系 C、两者兼而有之 D、两者都不是 31、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 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 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 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

32、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

A、不相干 B、关系不确定 C、有正向关系 D、有反向关系

33、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 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 34、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

A、重合 B、间断 C、不相等 D、相等

35、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

A、71 B、26 C、156 D、348

36、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 )

A、组中值 B、组平均数 C、组距 D、组数

37、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因为( )

A、组内各变量值是相等的 B、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C、组中值和组平均数是一致的 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