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

台州市2008年度规划课题优秀结题材料

历史与社会“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有效性实施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李 丽 芬

承担单位: 仙 居 县 安 洲 中 学 立项时间:2008年1月 完成时间:2008年11月 立项单位:台 州 市 教 科 规 划 办

历史与社会“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有效性实施的研究

仙居县安洲中学课题组*

[摘 要]: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而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培养又源于问题。但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而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实施中教师又面临着许多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历史与社会“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有效性实施的课题研究。发现:这种教学法虽然在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进度的调控上和情景启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却能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问答疑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可贵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因此,我们教师应积极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问题讨论式 有效性

一、课题的提出 (一)“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古今中外,许多人都认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 我国课改初期一些教师上示范课,他们在开展课堂主要活动时都有“问题讨论式”教学的运用。这种教学法不但能让我们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达到“我要学习”的目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提高,也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但纵观目前教师上课,课堂上仍然用接受式学习方式呈现之,即使是探究,也只是验证性探究,灌输式探究。为什么具有亮点的教学法却使许多教师望而止步呢?

究其原因是:“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实施时,教师面临许多困惑难以解决。如何调控学生讨论时的课堂纪律;如何把握问题讨论的方向性,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不游离课标要求;如何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把握教学进度、课堂时间;如何激发学困生问题意识,避免他们在讨论中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教师们面临中考的压力。如果把中考等考试比作是“旗帜”,把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比作是“跑步”,那么我们教师是让学生向“旗帜”看齐呢,还是轻装上阵“跑步”呢?如何“举着旗帜跑步”,大部分教师茫然了,新课改老教法。

(二)目前教学中的师生现状 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考察目前我们教学,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缺乏问问题的兴趣,问题意识缺失。具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从来不想提问题,存在思维惰性,学习处于盲目状态,一味接受,从不发问;一类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这类学生心中虽有困惑、焦虑,但迫于某种压力未能表现出来,问题意识呈潜在状态,假如上课教师点名,他们也是能提出几个问题的;一类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尽管思维活跃,但 *课题负责人:李丽芬 课题组成员:张润芝、徐秀英、林卫近、许炜方、杨小可 报告执笔者:李丽芬

1

因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的障碍,或限于思维发展的水平,提问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鐟滃繘骞戦姀銈呯婵°倐鍋撶痪鎯ь煼閺岋綁骞囬锝嗏挅濠电偛妯婃禍婊堝礃閳ь剙顪冮妶鍡楀Ё缂傚秴妫楀玻鍧楁偄閸忓皷鎷虹紒缁㈠幖閹冲繗銇愯缁辨帡鎮╅崘鑼患缂備緡鍠栭悧鎾崇暦閹烘鍊烽悗鐢登圭敮鎯р攽閻樺灚鏆╁┑顔碱嚟閹广垹螣娓氼垳鈧埖銇勯弴妤€浜鹃梺鍝勭焿缁查箖骞嗛弮鍫晬婵炴垶锕╂导锟�<<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