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方证相关理论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浙江仙居安洲中学李丽芬
摘 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问却越来越少。针对许多学生问题意识随着他们的长大而逐渐缺失现象,在教学中运用方证相关理论,依据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不同“证候”提出了相应的“方剂”,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证候;方剂;培养 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个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而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源于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
但纵观目前我们教学,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恰恰是问题意识消磨的过程,是学生心中的问题衰减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因此,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医学上有“方证相关” 辨证论治理论,它指方剂内的药味及其配伍关系与其所主治病证的病机或病理环节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或针对性。证候与方剂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两大核心问题,证候是确定方剂的依据,又是方剂干预的对象,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因此,根据“方证相关” 辨证论治理论,对问题意识缺失的不同学生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剂”。
病症一:从来不想或不愿提问题的学生
证候:学生往往有观念障碍,存在思维惰性,学习处于盲目状态,一味接受,从不发问。
方剂: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问题情景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本人创设了许多问题情景的形式,如小品、动画、歌曲、诗歌、故事、漫画等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上《人口与民族》这一课时,采用动画情景,天安门前人山人海,各族人民在互相庆贺祖国申奥成功,使学生在“乐”中产生疑问,“我国人口为什么这么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这么多人口会产生哪些问题”等问题。
二、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技巧。
问题意识的产生有如“火花”一现,要让“火花”熊熊的燃烧起来,需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1、用问题去发展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必然使学生产生解决方案的碰撞,这就是用问题去发展问题意识。如教《稻作文化的印记》时问:水稻生产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后稻作文化将会怎样发展?这些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必然使学生产生许多新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水稻生产对我们的吃、用、行、住、精神世界各有什么影响?今后的水稻生产条件会有什么改变?今后的水稻生产地区会扩大还是缩小等一系列问题。
2、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去发展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新旧知
25
识的迁移承接,使之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在知识点的“结合点”上找问题,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发现和提出问题。如通过设问我国的人口数量,引出计划生育这一概念。在讲述计划生育这一概念时,通过人口多是好是坏的讨论,让学生知道人太多,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从而得出: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应是控制人口数量就自然而然了。这样循序渐进,比老师单纯地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3、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问题意识。如何在问题的解决中与解决后发展问题意识?在问题解决中或后发展问题意识,也就是问题的生成功能。如学生在了解人口分布状况后,很自然地就会好奇:为什么是这样?然后在学生的追根究底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慢慢地形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在相互的补充下,形成较为全面的观点;再通过教师的追问(当有学生想不到、容易忽略但有比较重要的知识时,需要教师的引导):这种人口分布状况会有什么影响,从而激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病症二:不敢提问的学生
证候:学生心中虽有困惑、疑虑,但迫于某种压力(指有强烈的自我否定意识和教师的权威障碍)未能表现出来,问题意识呈潜在状态。长此以往,这类学生也会不想或不愿提问题。
方剂:
一、教师要有和善谦逊的教学态度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发学生积极提问的重要前提。
而教师的态度和情感会影响课堂环境、气氛的营造。传统的教育崇尚“师道尊严”,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敬畏心理,只会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循规蹈矩,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性,没有主动性,更没有创造性,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我们教师应弃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成“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建立平等、朋友式的民主关系,课前应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课中笑对学生的提问、解答,课后及活动时间应与学生“打”成一片。
二、教师评价学生时,做到用心倾听,真心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不能这样?”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要么不耐烦地说“刚才讲的时候,你在干吗?”要么推脱说“这个与课堂无关,课外再讨论。”要么就说“课堂内容认真听,不要讨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这样往往会打击学生再次提出疑惑的积极性。我们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所提的疑惑,杜绝从语言或行为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适时恰当解答学生的“问题”,否则也会打击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大胆发问,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孩子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
病症三:、不会或不善于提问的学生
证候:学生往往存在信息障碍、技能障碍,有兴趣也敢问,但由于掌握的知识、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能力有限,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问、不会解或不善于问、不善于解。长此以往,这类学生也会不敢提问题。
26
方剂:
一、教学生抓住提问的契机 1、在重点难点处提问 历史与社会课每单元、每课、每框的重难点往往在课文的标题、标目中标出,根据标题、标目可提出许多问题。如在学“爸爸创业成功的秘密”时,就可针对课文的标目提问“爸爸成功创业的秘密是什么?”“爸爸成功创业的秘密是怎样总结出来的?”“我们在投资创业时,应注意什么?”等问题。
2、在新旧知识关联处提问
在学习新知识时都要用到旧知识,这就要求先熟悉旧知识,然后引入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在学“叔叔把握机会的启示”前,先回忆“爸爸成功创业的秘密”,引出成功创业的秘密除此外还有什么,可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带着问题去探索新知识。
3、在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处提问 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需要理解和掌握。在这些概念或规律中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是必须要理解的,那么在关键词处提问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时,可对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进行提问。
4、在比较事物异同点时提问
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及时比较和区别是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对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学了“湄南河平原与美国大平原”后,可对两者种植的农作物、人口密度、民居特色、地形等进行比较提问。
5、从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实际提问
讲授新知识时能从实际出发,通过提问、讨论、比较、归纳和总结获取知识。让学生把看到的实际现象通过提问尽快地转化为思维任务,探索新知识。如在学到我国南北方差异时,可对两者屋顶不同及造成两者屋顶不同成因进行提问,也可进一步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南方也出现了许多平顶房?”
6、在与其他学科相关联处提问
教学过程中若遇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时,应适时提问和启发,使其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综合能力。如学到“辽阔的疆域”时,许多学生不明白,当我国最东端乌苏里江的渔民迎着朝霞捕鱼时,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仍是繁星点点,可联想自然科学中的“区时、地球自转”等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提问。
二、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好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你想自己提出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时,你就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乔·玻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道:“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
1、发现问题的方法
观察法。历史与社会课本中有许多图,在这些图中隐藏着许多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发现问题。观察法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发现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在上《人口与民族》这一课时,可通过观察人口密度图提炼问题。
联想、类比法。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理论和能力,我们教师应教给学生用联想、类比等思维方法,使其能举一反三的提出问题。如通过联想地形、气候、社会条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然后联想到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的问题。又如学到改革开放时,可联想到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改革开放,然后进行比较。
假设法。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解决问题时,先作出假设,然后根据已知
27
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如推出矛盾,则说明假设不合理,没推出矛盾,则说明假设合理。这种方法可运用到历史与社会课中的规则、政策方面。例如:假若没有交通规则,生活将会怎样?假若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现在又会怎样?
学生的提问,一般都有一个从“发现问题”到“敢问”到“善问”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它的实现,需要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勤思与好问。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何使学生能问得巧?
2、提好问题——“善问”的技巧 首先,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类型。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可将问题划分为两个层次,六种类型。低级认知问题包括回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高级认知问题包括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低级认知问题的提问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高级认知问题的提问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高级认知问题。
其次,教会学生各类问题的提法。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的示范,教师可站在学生的角度,示范地提问题。
回忆性问题是用来检测是否记住了所学知识。如遵义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理解性问题是用来检测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个伟大的转折?
应用性问题是用来检测能否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我们这里树叶茂密的一方是南方还是北方?为什么?
分析性问题要求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因素,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如学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后问“为什么俄罗斯的人口政策是鼓励生育?”通过分析人口国情与人口政策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答案。
综合性问题可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如在学完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这一单元后问“如何做好当家(指小家和国家)人?”用这一问可把整单元串联起来。
评价性问题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材料的价值。如在学了妈妈的帐本时问“某个人为多得利息把钱都买了国债,你认为这种法可行吗?为什么?”联系国债的优点与缺点,即可作出这种做法错误的判断,认识到多得利同时要考虑自身的急用。
再次,让学生领会提问的注意点。
要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应注意:
提问要富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研究价值,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如学完“与山为邻”时问:“天山能成为中国的阿尔卑斯山吗?为什么?”“同在中国两个山区的人们为什么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提问要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如学“垂直的牧场——天山”时,可连续发问:“天山的自然景观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很独特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观对哈萨克牧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哈萨克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给我们的启示?”同时这样的提问又立足了整体,把握了全局。
提问的切入点要准确。如学到“秦岭——淮河分南北”,讲到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时,就民居特色可问:“南北方的屋顶有什么不同?”不能笼统的问“南北方建筑有何不同?”
总之, “懂得并不等于已知,理解并不等于掌握。为了使学生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
28
须让他们进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而“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亚里士多德)因此为了把学生造就成既有创新思维又有创新能力的人,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关注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肖文娥、 石国兴,素质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1
[2]巴班斯基著.李玉兰译.教学过程最优化问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4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齐建,历史教学问题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47
[6]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5.布鲁姆教授著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1956
[7]吴增强著,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
[8]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1960年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