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乡镇、各单位要组织到扶贫开发“双到”村采访报道各类扶贫济困的典型事例,并通过网站、手机短信、宣传标语、成果图片展览,以及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积极良好的氛围。宣传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感恩奉献、团结互助精神,主动邀请爱心单位和人士视察定向捐赠项目,在各类募捐活动中展示近六年来活动成效,让广大富有爱心的单位和人士,真正看到帮扶地区和困难群众的巨大变化,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 (三)丰富活动内容。今年,我县“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方案明确了以下五项活动内容: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活动。有扶贫开发定点帮扶任务的各部门、各单位,要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在6月30日前后,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开展访贫慰问活动。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到贫困村开展特殊党日活动、党团组织生活以及访贫慰问、送温暖献爱心等系列活动,带动全社会共同关爱农村贫困群众。 二是推动公益慈善活动。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和近年来帮扶成效,组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海外华人华侨等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到贫困村慰问贫困户,引导社会各界自愿自觉参与扶贫济困活动。 三是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发动,自愿广泛参与“慈善一日捐”、国有(民营)企业捐款、“一元捐赠,一份爱心”、网上募捐、定点捐款箱募捐等爱心捐赠活动。 四是开展帮扶考察活动。由县领导带队,组织各行业中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贡献较
大的捐赠单位(个人)代表到帮扶地区考察,实地了解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效益情况,由帮扶村和帮扶对象介绍具体受益情况,进一步激发代表们的帮扶意识和捐赠意识; 五是召开有关行业、界别座谈会,由县领导动员企业、社会热心人士捐款。 三、抓好捐赠款物管理,提高扶贫济困活动公信力
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把加强捐赠款物的使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一)要抓好认捐款物到账工作。严格按照“谁联系、谁签约、谁落实”的原则,加强认捐资金催收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到账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催收认捐资金要注意方式方法,多站在认捐人的角度着想,保护认捐人的积极性。对于捐赠实物的,捐赠人捐赠的物品应确实为扶贫济困活动所需要,并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价值评估报告,捐赠物品的清洗、消毒、仓储、运输等费用,由捐赠人承担。
(二)要加强捐赠款物规范管理。各乡镇、各部门募集的款物要及时汇缴到县慈善会,严格按规定使用,确保捐赠款物的使用安排及时、合理、合规,尽快发挥实效。定向捐赠资金要与扶贫济困的主题相符,资金使用必须接受监督,杜绝虚拟项目。各乡镇捐赠款物使用情况要及时汇总报县扶贫办、活动办。此外,省政府办公厅对20**年印发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办法》近期将正式印发,下一步,各乡镇、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新《办法》规定管理使用好捐赠资金。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日常工作经费及开展系列活动所需费用由财政负责,不得在捐赠资金中列支。
(三)要做好捐赠信息公开。按照“谁接收、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接收捐赠款物的统计、汇总工作,及时在县政府信息网向社会公公开布募捐情况和使用情况,各乡镇应及时收集、汇总当地扶贫济困日活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捐赠财产接收、使用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审计机关要依法对各乡镇、各部门募集款物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机关要对募捐款物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纪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对扶贫济困日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好今年的扶贫济困日活动,将之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现在距离“6·30”扶贫济困日仅有几天了,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各乡镇、县直和中、省、市驻始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乡镇、本单位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第一责任人。县直和中、省、市驻始各单位要根据县级《活动方案》切实履行职责,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