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案例(五)

人力资源案例

IBM公司是一家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员工几十万人。1994年以来,IBM公司终于度过难关,股票再次涨到150US$/股。在中国,IBM公司发展得也非常快,从91年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人。

许多年轻人看重IBM的发展前途,纷纷加入公司。今年在广州有3000名应届大学生竞争10个IBM的招聘名额。经过激烈的竞争,多次考试和面试,终于有人成为了公司的员工。但根据IBM传统人员培训计划,直接接触客户部门的员工,工作后要参加一系列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在全球基本是一直的。其中第一项,也是最艰难的就是ELT(Entry Level Training)。这门课程包括IBM理念,产品介绍,公司运作方式,如何拜访客户等。三个星期内,学院要在半封闭状态中,经过3次考试,4个模拟CALL,最后经过加权计算成绩,低于70分(100分满分)会被开除。曾经有一次50人的ELT课,最后有8个人没有通过,被公司辞退。因此IBM也有许多经理反映,难道我们百里挑一选出的人都是不合格的吗?于是现在的ELT就经常有最后一个星期的CALL提分的情况。最后结果是让大家都通过及格线(除非太差)。

问题:

1. 这样的培训是否必要?

2. 以考试结果决定人员去留是否合理,应如何处理?

案例(六)

谁在休病假

1. 阳光胜地航空公司的法律纠纷

1996年10月,阳光胜地航空公司(Sun Country Airlines)的飞行员康拉蒂(Mindy Conradi)对公司提出起诉,指控公司对她实行停薪病假是非法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康拉蒂的家在明尼苏达双城地区。1996年8月2日她执行飞行任务前往阿拉思加州,并计划第二天飞往汉城。但那天晚上,她接到电话,说她三岁的该子生病,发烧到40℃,在家哭喊着要妈妈,康拉蒂的丈夫也是飞行员,当时也正在外地执行任务,无法回家照看孩子。

康拉蒂听到消息后,心急如焚,把情况告诉飞行调度室以后,旋即飞回家中。她的决定使公司措手不及,不得不临时找人代替她的工作,使第二天飞往汉城的航班能按时起飞。公司认为康拉蒂此举是擅离职守,对康拉蒂处以停薪一个月的处罚。

康拉蒂的起诉是以一项1990年通过的鲜为人引用的明尼苏达州法律为依据的。该法律规定,小孩生病或受伤时,雇员们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法定的病假日用于照看生病或受伤的该子。

康拉蒂到底是擅离职守,还是合法运用自己的权利而受到了阳光胜地航空公司的不公正待遇呢?很多雇主和雇员都在等待,想知道法庭对问题的看法如何。(见《圣保罗先锋报》1996年11月7日1B)

2. 病假福利中的问题

为职工休病假的问题而犯愁的,何止阳光胜地航空公司一家。职工生病企业允许其带薪休病假,使其恢复健康后能更好地工作,这听起来是一件很简单、很自然的事情,大多数企业也是这样做的。但1996年总部设在伊利诺伊州河林市(Riverwood)的CCH公司对574名人力管理经理的调查表明,职工中有病不休和无病呻吟两种现象都变得更加普遍,病假作为一项福利,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表8-3休病假的真正原因

休假原因 生病 家庭原因 个人原因 压抑 权利 占病假日的比重(%) 1995 1996 45 28 27 26 13 20 9 15 6 11 资料来源:CCH1996年调查报告。转引自《圣保罗先锋报》1996年9月20日1B)。

分析表明,职工有病不休病假,主要原因是怕雇主认为自己“不重要”、可有可无。因为90年代美国企业裁员很厉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雇员自然首当其冲。因此,很多雇员怕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自己可有可无或健康不佳,因此不敢多休病假。

另一方面,职工感到就业不安全,心情压抑,行为也可能更加不负责任,导致滥用病假。小孩生病,家里需要修冰箱或锅炉,参加小孩的音乐会等等家庭需要,都可以是休病假的原因。还有一些职工,感到面临事业威胁,工作过于紧张,需要离开工作,休息几天,也请病假。有些人把病假看作一种“权利”,

不休白不休。

职工有病不休假,可能影响其劳动生产率。职工无病呻吟,借故休病假,给企业的劳动安排带来很多不便。原来企业人手比较宽裕时,有人临时因病不能上班企业比较容易找人顶替。而在裁员之后,“一个萝卜,一个坑”,临时找人来顶替很困难,叫人加班的成本也很高。

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请设计一具体实施方案,并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一下预估。

案例(七)

工作中的欺骗行为

参议员候选人布鲁思·卡普托曾经这样干过。《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尼特·库卡步其后尘,并因此获得普利策奖金。参议员埃德加·肯尼迪的前任高级助理、观保护局的观察家、尊敬的哈佛医生及白宫的政客们都是这样干的。干什么呢?他们修改证书,伪造履历,夸大工作经验,制造骗局,编造新闻和科学数据。

这里举一个例子。福特·温尼克(化名福特·麦吉思,哲学博士;又化名:凯利·麦吉思,医学博士),一个和蔼可亲、名声显赫的骗子,就因其欺骗行为落得个身败名裂。被捕前(因犯有贪污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医疗照顾项目基金等六条罪行),他是美国西南大学一名广为人知、受人尊敬、工作勤奋的市场学助理教授。直到他被捕后人们才发现,他根本不是哲学博士,也不是什么福特·麦吉思。西南大学一份来得太迟的调查材料指出,麦吉思(真名温尼克)自称的两个博士学位(一个音乐、一个市场学)都是假的。“他精通业务并知道怎样显示自己的才能”一个学生说,“并且在课外给予学生们许多帮助。”

麦吉思帮助学生们组织美国市场学会的学生俱乐部,并自愿在业余时间当顾问。他的一个同事说:“当我们组织学生市场俱乐部时,福特成了核心人物,吸引了75个学生参加。他做了许多工作。”她说福特是一个颇有才能的教师,与他共事非常愉快。市场系的一位秘书说:“我们喜欢福特”。另一名同事评价说,麦吉思知识渊博,如果他的证书不出问题的话,“10年内他会在他的领域内成就卓著”。

联邦调查人员说,温尼克有伪造成就的前科。他曾设法编造假学分,进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