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敏思警句

——出自(宋)陆游《示儿》。

意思是:听到正义就遵循它,看见贤人就向他看齐。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出自《论语 · 述而》。

意思是:我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的,而是不断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的结果。

※ 握其机,半部有以定天下;要之极,一言可以行终身。 ——出自《续通鉴》。

意思是:读书能掌握其精神实质,就能象赵普那样半部《论语》而定天下;往往最重要的一句话,可以作为一生行动的指南。比喻读书贵精,贵在领会其要旨。

※ 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任。 ——出自(汉)刘向《说苑 · 建本》。

意思是:乌号这种弓虽是良弓,如不经过辅正弓弩的器具加以校正,它也是无法自己辅正自己的。比喻才华虽高,如果不读书,仍不能获得大的成就。

※ 无才无学,士之羞也。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 · 药言剩稿》。 意思是:没有才学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最惭愧的。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出自(唐)韩愈《师说》。

意思是:无论贵贱,无论老少,只要是有道德学问,就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 无道涂,涉暗阻,非日月之光,炬火之照,则不可进矣。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学篇》。

意思是:人没有太阳、月亮、烛光就不能行路。比喻人没有学识就不能做好任何事情。

※ 无好学之志,则虽圣人复出,亦无益焉。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学篇》。

意思是:你自己不好好学习,即使圣人出来教你,对你也不会有多大帮助。

※ 无曲学以阿世。

——出自《汉书 · 辕固传》。

意思是:不要搞邪僻之学去迎合世俗的嗜好。

※ 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出自《战国策 · 齐策》。

意思是:不应认为向别人请教就是可耻的事,也不应不好意思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出自《论语 · 卫灵公》。

意思是:我曾终日不吃,彻夜不眠来思考问题,结果无所收获;倒不如认真学习收获大。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出自《荀子 · 劝学》。

意思是: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所收益。

※ 吾观上达者,下学每精到。 所贵撷其英,而无袭其貌。 ——出自(清)程晋芳《舟中读书》(其二)。

意思是:我观察过高尚的人的学习方法,他们总是时常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学习的方法贵在取其精华,而不要只学它的表面形式。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自《庄子 · 养生主》。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没有止境的。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出自(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意思是:我的资质愚钝又不如别人,我的才能也很平庸又不如别人;但我对待学习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直到成功,那么愚钝、平庸也就与我无缘了。

※ 物在天地间,有散亦有聚;惟有书藏胸臆闲,鬼难风灾吹不去。 ——出自(清)袁枚《题蒋元葵进士藏书楼》。

意思是:天地之物有失散之时,也有相聚之时;只有胸臆间的知识,鬼难不掉,大风吹不走。

※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 ——出自(汉)杨雄《法言 · 学行》。

意思是:学习啊学习!把邪说学习得精透有时尚且可以战胜真理,更何况学习了真理可以战胜邪说呢!

※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出自《韩诗外传》卷三。

意思是:古代的贤人曾说过:即使碰见樵夫也要向他请教。

※ 贤者,吾敬之以为法;不贤者,吾敬之以为戒。 ——出自(宋)崔敦礼《刍言》卷下。

意思是: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我尊敬他,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对于品德不好的人,我尊重他是为了以他为借鉴。

※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

哉!

——出自《荀子 · 劝学》。

意思是:小人做学问,耳朵听了,口里说说算完事。口耳之间相距只不过四寸,这又怎么能使自身得到好处呢?

※ 心暗于道而强学不已者,譬聋者之歌无以自乐。 ——出自《太平御览 · 学部 · 叙学》。

意思是:对一些观念、思想体系心中无数,而勉强学习不止,这好比聋子唱歌,自己不能从中得到欢乐。

※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 ——出自《荀子 · 解蔽》。

意思是:在观察事物或读书的时候,如果不能全心全意,就无法了解其中的旨意;如果心里想着别的,所知也不能专精。

※ 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出自《荀子 · 儒效》。

意思是:如果做事能克制自己的情性,就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懂得事理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就会成为有才能的人。

※ 学博而不精,则流于驳杂。

——出自(明)胡居仁《居业录 · 学问》。

意思是:读书的面很广,但不能专精一个方面,就会流于庞杂。

※ 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学篇》。

意思是:为学必须振奋精神,昂扬以求自进,不成就美德,便不敢苟且偷安。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出自(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 博约》。

意思是:学习必须求得领会其精神实质,学业贵在专心致志。

※ 学必无所蔽而后可。

——出自(宋)陆九渊《杂说》。

意思是:学习到了完全没有迷惑的境界,才算是已经学到家了。

※ 学不进,率由于因循。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 · 论学》。

意思是:学习之所以没有进步,是由于因循守旧,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出自《周书 · 李贤传》。

意思是:读书没有勤奋和专精的学习精神,还不如不学习。

※ 学不躐等也尚矣,自一年至七年皆有所观,九年乃大成。 ——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儒言 · 阙疑》。

意思是:学习贵在循序渐进,能坚持一到七年就有所收获,九年就会获得丰硕成果。

※ 学不至于圣贤,只是有不诚之处。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 · 论学》。

意思是:学习没能使自己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是因自己的心还不够诚笃的缘故。

※ 学不足以修己治人,则为无用之学。 ——出自(清)方苞《年谱序》。

意思是:学识不能用来改造自己,为社会服务,则是没有用处的。

※ 学从名利入手,如无基之房,垒砌纵及丈余,一倒莫救。 ——出自《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意思是:如果学习只为了捞取名利,就好象没有根基的房子,即使砌到一丈多高,一旦倒塌,就不能挽救。

※ 学道至于乐,方能真有所得。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

意思是:专心读书达到了乐境,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 学而不化,非学也。

——出自(宋)杨万里《庸言》一。

意思是:学习如果不化为己有,就不算是学习。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论语 · 为政》。

意思是: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收获。

※ 学而不思则罔,章句之弊也;思而不学则殆,心学之弊也。 ——出自(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意思是:学习不知道思索就会茫然无所得,这是做学问的弊端;只思索而不学习就会疲惫而无收获,这是思想修养方面的弊病。

※ 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 ——出自《抱朴子 · 博喻》。

意思是:学习时如果不动脑筋思考,就会遇到很多疑惑障碍。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 · 述而》。

意思是:虚心学习,不知厌倦;耐心教人,不知疲倦。

※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出自《韩诗外传》。

意思是:学习不能停顿,直到死去才肯罢休。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论语 · 学而》。

意思是:学过的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

※ 学而为名,内不足也。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学篇》。

意思是:学习只是为了追名逐利,心中必然没有真正的所得。

※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出自(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意思是:比喻学习要追本溯源,而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出自(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六。

意思是:学习不会有碍于思索,而且学得越广博,思索得越深远;思索得成功有助于学习,思索感到困惑,学习必然更加勤奋。

※ 学古不泥古,学我国不抱成见,学今人旁搜囊括,重实践化裁创新。 ——出自《唐书 · 孙思邈传》。

意思是:学习古人,但不要拘泥于古人,要弃粗取精,弃伪存真,重视实践,有所创新。

※ 学古希古心,不学古人面。

——出自(清)程鸣《论画答王耕南》。

意思是:学习古人,希望能学习古人的精神,而不要停留在古人的表面文章上。

※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出自(明)唐甄《潜书 · 讲学》。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的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砌磋。

※ 学贵乎成,既成矣,将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用而不能成其学,则非学矣。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 · 论学篇》。

意思是:学习贵在要有所成果,并赴之实践;如果学习后不能运用、实践,这不是真正的学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