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差生”更需要关心和爱护
作者:常怡勇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2年第04期
前不久,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相继做出“惊人之举”:成绩在前50名的学生发放红色校服;成绩差的“差生”遭受来自校方的“绿领巾”、“测智商”、被“安排在室外考试”的歧视。近年还不断有媒体报道,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对待,最后误入歧图,甚至走上不归路。这都是应试教育唯成绩论的必然后果。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对“差生”的心理多加了解,对他们多加关心,才能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据《北京青年报》2011年5月12日报道,一名初三女孩自缢在自己的房间里,二炮总医院急诊科医生们的抢救最终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对于孩子自缢的原因,孩子的家长认为可能是学习压力大所致。据了解,前两天,女孩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次英语测验,但她的成绩并不理想,这些天她一直为这事儿情绪低落,但家人没有想到孩子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无独有偶。另据媒体报道,初二学生刘佳(化名)前不久大量服用奶奶平时服用的安眠药中毒,多亏医生抢救及时,才算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孩子一向身体健康,为何要大量偷服老人的安眠药?刘佳服药前给爸爸、妈妈写下的一封信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刘佳在信中说:“爸爸、妈妈,我实再是太笨了,尽管我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上不去。我是同学们眼中的差生,在学校同学们看不起,老师不喜欢,时常挨老师的讽刺和批评;在家爸爸也常常拿我的学习成绩说事,我觉得这样活得太累了,真没意思,我实在是不想活了……”
近年国内报道很多中学生因学习成绩差,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对待,最后孩子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犯罪或走上绝路。这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一个有关差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如今在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被看得第一重要,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差,就会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有资料统计,我国近3亿大中小学生中,有5000多万青少年被认为是“差生”,这一人数相当于法国的总人口。差生受到老师另眼相待甚至歧视的现象,在我国当今的中小学校十分普遍。差生上课时怕老师,同一个问题,差生和优生同时回答不上来,老师会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一名高三女生说,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愿望。我为之拼搏,可学习效果却并不如意。我很苦恼,我很烦闷。父母从未主动来找我谈心。我也没有胆量找老师,怕老师说“成绩不好,还诉什么苦,不知廉耻。”我觉得活着真累!
差生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情感。老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要注意措辞和方式。措辞要含蓄而委婉:对他们的不良过去,不要揭疮疤、直戳要害;在学生面前也要极力维护其形象,表现出老师对他们良好的尊重和信任。切不可挖苦、讽刺、甚至是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做出不尊重他们,伤害他们的过激举动。如果这样做,不但达不到转化的目的,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或悲观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绪,给转化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我们应当记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老师的那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心理学专家认为,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好学生、差学生,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质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应当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学生。 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而当孩子的学习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在孩子眼中,有些家长“变得”不那么有爱心了。当孩子的成绩处于落后状态时,家长更应多给予一份关心、呵护和尊重。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健全成长。知识掌握多寡,可能只是能力问题,而让人感觉没有爱心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心智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学习成绩一时不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得不到家长尊重、呵护和帮助。当孩子因学习成绩差而在学校备受冷落的时候,家庭一定要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父母一定要做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守护神。同时,家长应该知道,由于智力条件、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家庭环境等诸方面的差异,差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去,必须对孩子保持一份特别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