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RS与GIS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作者:李志强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人们对自然没有节制的获取资源,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的生存环境也逐渐遭到威胁,环境的承受能力也逐渐下降,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中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的检测,基于RS与GIS来监测环境,为更好的保护环境,推行低碳出行理念,为建设更好的环境而不断努力。本文分析了GIS的研究方法,并对RS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从而对生态环境有更加客观的评价,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RS;GIS;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前言

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公众开始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强环境保护,工程保护中对环境监测格外重视,利用RS和GIS技术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收集与环境质量相关的数据,利用科学技术来分析环境状态,为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相关的生物开展监测,帮助检测者能够更好更快的获取信息资源,更好的进行环境检测。 1.GIS研究方法

1.1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反映生态系统的真实情况,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恢复能力为原则,将人类的活动也考虑进去,从而更好的计划社会的长远发展,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地形状况,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及植被状况,对各个指标的性质,量纲进行比较,通过极差标准化处理形成无量纲的数据。[1] 1.2评价单元的确定

研究者应将眼光放长远,同时还应充分学习国外的生态保护决策,对于区域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面状的矢量和点状的栅格,同时还应考虑到资源的来源渠道和评价的目的,以行政单元作为计算单元来进行计算,从而更好的促进生态环境评价的开展。[2] 1.3评价等级的确定

等级的评定应从评价方法入手,将标准化的数据从高到低排序,更好的反应生态系统的状况变化,生态系统也根据其健康状况划分为很健康到病态,便于研究者更好的对其进行研究与记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

对于耕地面积的评价可以利用GIS从土地图中提取,将计算的数据标准化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分类,再利用GIS将其分级赋值写入对性的地区,绘制成专业的土地垦殖率分布图,从而更好的反映当地的土壤状况。25度以上的坡耕地的面积指数的计算,是首先从DEM中提取坡度,再从坡度图中提取25度以上的坡度栅格,将其与耕地在GIS中进行叠加,从而得到25度以上坡耕地,利用GIS对各地的坡耕地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坡耕地的指数,将其标准化后,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级赋值,绘制相应的坡耕地面积指数分布图。[3] 2.利用RS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有效的环境监测能够准确的对环境的质量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动向,根据监测出的各项数据来制定污染控制的方案,监测的种类众多,主要包括污水,大气,噪声等,采用RS技术来对环境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对各地的空气指标进行检测;也可以采用特定层面的监测,对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后续问题的咨询服务等都属于监测的范围。RS技术对制定环境的标准起着重要作用,依据环境目标的需求以及环境的不同功能进行监测,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在排污许可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环境监测,从而对污染物进行必要的核定,按照现骨干的原则进行超量减排;RS技术也在排污统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针对某一单位的排污量进行计算,具体到每一项费用,同时根据单位的排污情况来进行排污费的征收;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就必须进行相关的仲裁监测,到当地进行采样,进行必要的分析,对造成污染的原因做出准确的判断,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排污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为环境监测助力,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国家环境的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监测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能够为一国的发展实际服务的,但是着眼于我国的环境监测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没有融合现代环境监测的要素,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环境检测时,必须改进环境监测的方法,建立自动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环境的变化,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率,不管是在噪声,还是在空气,地下水等方面,都进行合理的,实时的监测,从而实现监测的完整性,提升整个环境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能力,也使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提高,监测人员在得到更加准确的监测信息之后,便能够更具数据来对未来环境的质量状况做出推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降低环境事故的发生概率,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环境工程保护事业的进步。[4]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对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RS技术和GIS技术在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积极的利用这两种技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发挥其作用,根据监测的结果来及时的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对环境问题进行及时的治理,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监測的力度与范围,最大程度的发挥监测人员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改进监测的方法,创新监测模式,提高监测的技术水平,尽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的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提高我国的环境质量而不断努力,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保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向先,史卉,江俞蓉.网络信息生态链效能的分析与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44—49.

[2] 吴汉杰,赵剑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交通环保,2004,25(5):33—36.

[3] 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4] 冷晓彦,马捷.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5:10—14.

(作者单位:广东志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