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22944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滞留(zhì) 麾下(huī)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 ....B.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ō) 一抔黄土(péng) ....C.睿智(ruì) 陨落(yǔ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 ....D.扶掖(yè) 恣睢(zì) 别墅(yě) 庶竭驽钝(shù)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运用谐音双关和比喻,揭示了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财富和奢侈生活。) C.“梨花一枝春带雨”一语,写其寂寞之状,凄婉动人,无与伦比。 (运用的引用的修辞手法,传达出作者对梨花的真切内心感受。) D.他们两位老朋友谈天说地,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不必要的旁听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尴尬心情。)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1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随着最后一个隧道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8.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9.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10.胡萝卜、鸡蛋、咖啡末儿三样东西同样面临逆境﹣﹣煮沸的开水。被开水煮后,胡萝卜变软了,鸡蛋里的液体变成固体了,咖啡末儿成了一杯香浓的咖啡。三个结局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你愿意做其中的哪个,理由是什么?(2分)

答: 。 二、积累运用(8分)

11.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8分)

2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

(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4)辛弃疾《破阵子》中表达古代中国读书人最高攻治理想的句子

是:“ , 。 (5)“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是旧中国耕作的农民。在《观刈麦》一诗中有相似意境的诗句是: , 。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 , 。 (7).《咏梅》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

是: , 。 (8).《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与世无争的句子是: , 。 三、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给馈饷,不绝粮道 (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4、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1) (2) 15、甲、乙两文都谈到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2分)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