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

作者:谢科范 赵 湜 陈 刚 蔡文静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4期

摘要:提出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分为潜伏期、萌动期、加速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集群决策的原理与方法。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生命周期;集群决策

中图分类号:C912.63;G206;C9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4.006

一、导 论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网络舆情其表现方式主要有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新闻跟帖及转帖等。其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随意性、隐蔽性等特征。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型。即:突发事件在先,网络舆情在后,网络舆情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进程与方式。二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衍生突发事件型。即突发事件在先,网络舆情在后,但网络舆情继而引发新的突发事件,导致衍生突发事件以及连环突发事件。三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即网络舆情在先,突发事件在后,由于网络舆情的爆发与失控而导致突发事件。例如虚假新闻、谎言传播、网络言论煽动等,可能会导致群众情绪失控而产生过激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本文所指的是第三种情形。 网络舆情引发的突发事件目前并不多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日渐普及,网络舆情成为突发事件触发器的可能性在加大。探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内在机理并研究其应对措施,便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国内外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网络舆情的研究。Chen Xu、Gao Hui和Fu Yan针对网络舆情的形式分析和预测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网络舆情与社会网络相近,从而用三个层次的社会网络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对中心性和潜在中心找出关键节点,提出了用混沌理论分析和预测网络舆情的方案[1]。随后他们又对网络舆情的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运用TF-PDF和聚类的方法提取网络观点的基础上,运用多层神经网络计算网络舆情现状和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趋势的方法[2]。Wei Wei、Hui Gao和Li She则提出建立一种动态的网络舆情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作为网络舆情预警的基础[3]。毕宏音对网络舆情的主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网民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具有五大特征[4]。姜胜洪则对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舆论引导的重要性[5]。此外,也有部分学者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进行了研究。Rake, Eivind L以现场管理理论为基础,对紧急情况下的不确定决策方式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突发事件的实时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6]。Wheeler, William A. 等通过分析复杂信息系统降低突发事件决策效率的内在机理,将系统模拟引入突发事件决策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讨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的设计[7]。由于网络舆情可能引发突发事件,因此部分学者还针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行了研究。例如,徐晓日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危害,提出了解决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策略[8];曾润喜和徐晓林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成预警系统的五个子系统,构建了预警指标体系,并提出建立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作为预警机制的保障[9];丁菊玲、勒中坚等则建立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柔性挖掘模型,并给出了基于观点树的柔性观点挖掘实例[10]。

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原理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任一特定的突发事件,都会从其萌发走向消亡。二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其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们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潜伏期。表现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致因业已存在,但因为能量不够或缺乏强力触发而暂未显化为突发事件。第二是萌动期。表现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现端倪。第三是加速期。表现为网络能量快速集聚,意见领袖出现,热度大幅增加。第四是成熟期。表现为网络舆情主导意见已形成,关注人数相对稳定,热度处于平衡。第五是衰退期。表现为热度开始冷却,社会关注度下降。见图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在不同的阶段均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见表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于潜伏期时,由于事件尚未爆发,网络的关注度较低,且舆论看法各异,没有形成较强的统一的力量,故而该阶段是遏制致因的最佳时机,但也正是由于网络观点分散,致因被掩埋其中,使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不易被察觉。随着网络舆情的展开,网络关注度呈现波动状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舆论开始凸显,而分散的观念也出现以之为中心的多头集聚,自此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入萌动期。在这一阶段网络能量开始缓慢聚集,而突发事件也开始初现端倪,该阶段的网络舆情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是引导介入的最佳时期。在加速期阶段,由于关注度急速提高,导致网络能量快速增强,同时网络舆情开始偏向少数几个中心,形成寡头集聚,致因逐渐凸显,能量又被集中,因此推动突发事件迅速发展,影响面积也快速扩大。随着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介入,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