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说明
1.1项目编制背景和依据 1.1.1项目背景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解决因生活用水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全面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根据《XX市XX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XX市XX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XX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设计为机井供水,设计日供水能力1633.4m3/d,计划解决XX镇XX、二闸、天桥、韩家墩、高寨、符家堡、杨家寨、瓦窑村的76个合作社,3659户,14999人(包括集镇人口2000人)的饮水水质问题;解决四所学校1207人师生饮水困难的问题(其中:XX小学294人、天桥小学236人、符家堡小学249人、瓦窑小学428人)。受XX区农村人饮项目办公室委托,XX市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XX市XX区XX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1.2编制依据
本初设报告依据以下文件进行编制:
(1)《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 (3)《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4)《XX市XX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5)《XX市XX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
(7)《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8)《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1.1.3编制原则
本初设报告编制原则是:
(1)其他饮水水质问题,让群众吃上干净、卫生、水质良好的自来水。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多方案合理选择工程措施,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集中连片,供水到户,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用水要求,切实解决缺水、用水不方便等问题。
(4)所选项目符合《XX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XX市XX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保障。
1.2项目区地理位置及经济社会概况 1.2.1自然地理概况
XX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西接临泽县,东邻山丹县,南与民乐、肃南县毗邻,北依龙首山。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00°06′~100°54′,北纬38°32′~39°24′,东西长65km,南北宽98km,总土地面积4240km2。境内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及国道312线、张大公路贯穿全境,以市区为中心的乡镇公路四通八达。
XX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XX区东北部,距XX区东北6km处,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较平缓,纵坡在1~3‰之间,海拔高程1430~1451m,居民区较为集中。乡镇公路、兰新铁路通过项目工程区,交通方便。冻土深度1.4m。 1.2.2经济社会概况
全区共18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4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346044
2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9.5%。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32299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4813万元,牧业总产值97803万元,渔业总产值37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62万元。
XX镇现有12个行政村,112个社,17721人均为农业人口。项目区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副。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果树、洋芋、蔬菜等。根据2010年《XX区统计年鉴》,XX镇生产总值12134.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475万元,牧业总产值2561万元,渔业总产值9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26万元。 1.3项目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3.1工程地质概况
项目区地处XX盆地绿洲平原,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出露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壤土,厚3~5m;其下为冲洪积砂、砂砾石与砂壤土、粘土互层,总厚度>200m。区内无断裂构造及褶皱,亦未发现第四系以来的摺曲断裂和继承性活动断裂,但輓近期新构造运动形迹较为明显,项目区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但项目区所在区域地震活动较为频繁,1954年在山丹及其附近,连续发生了两次7级地震,其震中距项目区55km,项目区所在区域近期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多为4~5级,2003年10月25日山丹~民乐发生了6.4级地震,破坏性较强,其震中距项目区80km,对本项目区有一定影响。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项目区多年平均冻土深度为1.4m。 1.3.2水文地质概况
项目区属黑河水系一级支流、山丹河流域,虽距山丹河较近,但山丹河平时断流,又远离黑河,难以用地表水作为农村人饮水源。故本项目选用地下水水源,以保证项目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区分布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