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课时练习(含答案)一

2019年人教九年级物理全册课时练习

第4节 焦耳定律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1. 如图所示,下列常见电器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

A. 电炉 B. 电动

机 C. 电饭煲 D.

电熨斗

2.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

A. 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 B. 电脑机箱内有小风扇

C. 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 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3. 将规格都是“220 V 180 W”的一台电冰箱、一台电风扇和一床电热毯,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若通电时间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冰箱产生的热量最多 B. 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C. 电热毯产生的热量最多 D. 三者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4. 电饭锅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组成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 B. 工作时,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C. 工作时,通过热传递使食物温度升高 D. 与其他家用电器是串联连接的

5.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已知所用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

A. 在此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体现出来的

B. 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 C. 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a、c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

D. 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d温度计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6. 如图所示,R2=2R1,当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 1∶3 B. 1∶9 C. 3∶1 D. 9∶1

7. 粗细均匀的电热丝放入一壶水中,通电一段时间将水加热至沸腾,若将电热丝对折并联后放入同样一壶水中,通电到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与第一次的通电时间相比较(电源电压恒定,不计一切热损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相等 B. 增加 C. 减少 D. 无法确定

8. 旧白炽灯在工作时,容易在灯丝最细处熔断,这是因为与相同长度的灯丝较粗处相比,灯丝最细处( )

A. 电热最多 B. 电流最大 C. 电阻最小 D. 电压最小

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4∶1,则在相同时间内,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

A. 1∶4 B. 4∶1 C. 1∶5 D. 5∶1

10. 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

是 ( )

A. A B. B C. C D. D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2

11. (多选)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 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 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 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小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2. 如图是研究电流产生热量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已知两瓶内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煤油,两电热丝R甲>R乙.当在A、B间接上电源后,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I甲 I乙,通电一段时间管内液面高度相比h甲 h乙.

13. 某家用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2 000 W。当该电热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用200 s将1 L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水吸收的热量为 J,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 。(ρ

= 1.0×10 kg/m,c水=4.2×10 J/kg·℃)

333

14. 一个额定电压为12 V的小型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5 A,工作10 min该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是360 J,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 Ω。

15. 某日光灯接在照明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其电流是0.13 A,若通电10 min,有 J的电能转化成了内能和 能。

16. 小明家里的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 V 1 100 W”的字样,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A,电阻为 Ω,正常工作30 min消耗的电能为 kW·h。

17. 一台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台电炉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1 100 W,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的电阻为0.1 Ω,电炉正常工作10 min,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A,导线上产生的热量是 J。

18. 如图是两定值电阻RA和R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若将两电阻并联在电压为2 V的电路中,干路上电流为 A,通电相同时间,RA、RB产生的热量之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