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如何绕过重重风险
今年是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第12个年头,在过去10年中,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对外投资金额逐年增大,“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今,在全球范围的重大跨国并购项目中,中国企业的身影不时闪现,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中石化收购Repsol公司巴西子公司、中海油与Bridas Energy Holdings合资公司收购Pan American Energy公司股权等。但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也面临重重风险。
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公布消息,称其旗下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在利比亚和尼日尔等6个较大的海外项目合同受中东和北非政局动荡影响已经中止,预计全年影响收入12亿元,损失超过2009年的金融危机。据相关人士分析,中石油海外项目遭到巨额亏损,一方面是东道国政局不稳的客观因素所致,另一方面也和中石油的综合风险评估能力以及跨国管理能力不足有关。
但是,根据目前中国的发展形势,中国仍然需要坚持推行“走出去”政策,只有坚定地推行“走出去”的政策,中国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这些风险,我国企业比较熟悉的风险控制方法一是寻求中国出口信用
保险公司的庇护。二是通过第三方托存账户进行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海外并购中,作为买方的中国企业将部分并购款存入第三方托存账户,当并购交易中卖方企业出现违约行为,则从该账户中扣除一部分作为赔偿。
此外,要想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知己知彼,把握投资风险。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面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行业壁垒这三大壁垒。企业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提前做好预警准备。其次,做好功课,识别市场风险。中国企业投资应该在准确判断并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寻找到降低风险的方法。第三,科学管理,规避市场风险。最后,整合资源,化解管理风险。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同时努力提高自身整合资源的能力,有效化解管理风险。
中国企业还要优先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优先进行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管理信息化,并且按照跨国企业运作模式进行公司运营。从简单粗放模式转向市场运作模式,从人治管理向制度管理过渡,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日后的海外投资及运营。
2012年全球政治经济风险主要有:欧债危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金融危机,以及领土主权纠纷,黄岩岛事件,钓鱼岛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