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汽车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周勇

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3期

摘要: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生源情况和学校的专业基础情况及专业师资情况,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有差距,导致企业招合用的人难,学生找自己满意的单位难。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和市场需求衔接,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需要和社会接轨,文章围绕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汽车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 汽车专业 课程 课堂 教学改革 思考 一、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笔者一直从事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就业管理工作,据观察分析,汽车行业一直存在两个尖锐的矛盾,相互抱怨;一方面是企业招人难——招合用的人难,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找自己满意的单位难;一方面是企业抱怨学生心态浮躁和技能不精,一方面是学生抱怨企业待遇太低和环境太差。

“不学不厌,不厌不学。边学边厌,边厌边学。越学越厌,越厌越学。学厌厌,厌学学。何时学了不厌,厌了不学!”,这首校园歌谣唱出了学生希望老师改革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心声。在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确存在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使得我们需要去改变。

市场决定出路——课程设置需要和市场需求衔接,学风决定校风——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就业决定口碑——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需要和社会接轨。如果我们的教育让“技能”和“素质”这两个词远离了学生,那么对学校带来的将是管理难和教育难,进一步影响是办学难,围绕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和意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是教学课程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 当前汽车职业教育综合起来归为以下四大类问题:

素质教育不到位:培养的专业人才离行业企业的需求还相去甚远,企业经常抱怨刚毕业的学生怕吃苦、怕吃亏和心态浮躁,没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和敬业精神;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方面是语文和数学没有学生爱学,一方面是汽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市场需求还严重脱节,例如急需的汽车营销与管理、钣金与喷漆、保修与保险、制造与设计等诸多方面的人才学校却培养不出来,课程设置滞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教”与学生需求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满堂灌的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教学设备跟不上理实训一体化的步伐,教材也脱离教育学生的轨道。 二、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陈旧过时的教学设备、半瓢水的师资力量、陈繁难旧的专业教材、满堂灌的课堂教法、不合时宜的课程设置与整个汽车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对接不上。适应市场,激发兴趣,围绕 “饭碗教育”和“灵魂教育”做文章始终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在和企业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包括素质和技能。个人理解,培养学生的素质包括心态、习惯、道德、精神、意识、性格、愿望和情操等八个方面,智力与技能包括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发展能力、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薄弱的文化基础,茫然的人生目标,对课堂教学消极但对实践教学却肯于动手,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因为特殊,教学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采用“理论+理论”的老一套教法来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自身技能和素质,同时还要在加强素质教育、研究学生的心理、开发教材、改革教法、重新调整课程设置。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

汽车专业教学课程改革到底改什么?目标往哪里?课堂教学到底如何开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思考清楚的问题。从大看要改革课程设置,从小看需要编写与本校实训设备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改变过去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构建汽车课程教育体系的具体目标是:

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如汽车营销与管理等诸多需求强的专业方向,研究各专业方向对知识与技能对人才的要求,再进行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过程。强调围绕市场需求调整课程,教学融入理实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按照“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积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技能。

——改革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把职业素质教育和智力教育融合,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心态、道德、情操、性格、意识、精神和职业习惯。

——研究学生的心理。改变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究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素质、知识、技能研究设定细化的评价项目,一方面要研究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达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改革课堂教学的途径 1、教师要切实做好“角色转换”。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兴趣的激发者、情感的感化者、技能的培养者、学法的引导者,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的“角色转变”工作: 1)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表面的雕琢,忽视了“原材料”的内涵塑造。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加强素质内涵的塑造,注重对学生的情商开发,促进智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商的熏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身心发展、智能开发的过程。 2)统一教学改为分层教学转变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基础和智力的差异肯定存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差异,采用差异性教学,在课余对于吃不饱的学生多开小灶,树立典型,带动其他学生的全面进步。 3)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学生长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消失。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等放在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地位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发展。

认识过程一般都是从“具体—抽象—实践”,学生在学习中如能切身体验,才能做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才可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个标准答案,而应该是为什么有这样的标准答案,这个答案从何而来,授之以渔而非授以鱼。 5)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通常有这样四种信息交流方式:

A类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施,学生受。(常见的、简单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