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巧巧手(2课时)
第一课时:玩纸
一、活动主题:玩纸
二、活动对象人数:三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探讨折纸的民族风格,并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四、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学生:查找收集折纸资料。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一课时)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 (一课时)
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四课时) 4、展示成果(一课时) 5、活动评价(一课时)
- 1 -
六、活动方式与方法: 活动过程
教 师活 动 学 生活 动 设 计思 路
创设问题情境 1、 布置折纸作品展览。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1、
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2、 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观折纸作品,学生可以边欣赏边思考,提出质疑,为研究性学习作准备。
自主研究
建议:1、记录同学提出的问题。2、请同学们帮忙
解决这些问题?3、自己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寻找规律。4、设计折纸作品。1、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称图形的折纸图案,共同寻找对称图形折纸规律。 1、 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悟出《折纸》的规律。
交流汇报
大家认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对折纸
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建议:1、以小组为单位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1、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
1、
展示折纸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含义,及在创作中的发现。
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分围中学会相互欣赏。
- 2 -
简要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继续研究探讨。 1、今天的收获是什么?2、分小组进行互评。3、继续查找资料研究折纸规律。
促进学生相互欣赏,学会反思。
七、总结与评价:
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互评。
第二课时:打绳结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认识:绳结是劳动人民是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劳动本领之一。
二、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课前准备:
一、 说明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 二、课文中提及的几种绳结打法的示意图。 三、检查本课配套材料是否齐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有关挂图向学生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或在日常生活里,需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连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
二、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在自己坐位上跟着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