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专题课件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亚洲的六大地理分区。 (2)了解亚洲总人口数及占世界的比重。 (3)掌握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4)了解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及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计算、比较了解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正确对待人口的增长。 【教学重点】

亚洲的人文环境及众多的人口。 【教学难点】

理解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计算、比较、 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地形对河流的流向有什么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回答问题)

明确: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过渡: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亚洲的人文环境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

展示不同服饰的图片,请学生猜一猜:他们生活在亚洲的哪些区域?(学生看图回答) 明确: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一)六大地理分区

1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通常把亚洲分为东南亚、南亚、东亚、北亚、中亚和西亚六个地区。 请学生找一找,我们中国位于哪一个分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我们中国位于东亚。

读图活动:任意选择一个地区,说一说在这个区域中都包括哪些国家?(学生畅所欲言,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提问:你知道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吗?(学生回答)

明确: 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文化、城市、建筑、艺术、风俗习惯等。 过渡: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可以从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二)众多的人口

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约为41.2亿(201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 提问: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国家?(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 活动:

计算下表中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并在地图中找到这些国家。(学生读图并计算作对比)

活动: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国的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人口稠密的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为发达。

活动: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内陆地区、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高山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原始的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较为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提问:读图,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处于怎样的水平?亚洲哪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学生读图回答)

2

明确: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拓展延伸:亚洲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亚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带来的粮食紧缺、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城市涌入等一系列问题。

过渡:为此,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播放视频:《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出示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提问:亚洲以什么人种为主?还有没有其他的人种?(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和西亚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三、课堂小结

亚洲的人文环境多种多样,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四、课堂练习

1.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了六个区域,中国属于( C )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北亚

2.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 D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3.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D ) A.开发历史悠久 B.工农业发达

C.交通便利 D.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众多的人口 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划分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北亚、西亚 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