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讲义-专题三: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一)

2018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讲义-专题三: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一)

基本知识点一:融资后财务分析 (1)融资后财务分析的概念

融资后财务分析是以设定的融资方案为基础进行的财务分析,考查项目在拟定融资条件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生存能力。重点考察盈利能力分析。

(2)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动态)

2)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现金流量分析(静态)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人民币单位:万元

序号 1 2 3 3.1 3.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项目 营业收入 总成本费用 增值税 销项税 进项税 增值税附加 补贴收入 利润总额 弥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 净利润 期初未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 法定盈余公积金 计算方法 年营业收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单价×年生产负荷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3.1)-(3.2) =不含税营业收入×税率 =含税营业税收入/(1+税率)×税率 可抵扣进项费用(投资)×税率 应纳增值税×附加税率 (1)-(2)-(3)-(4)+(5) (6)-(7) (8)×25% (6)-(9 ) 上一年度末留存的利润 (10)+(11 ) 按净利润提取=(10)×10%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12)-(13) 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 视企业情况填写((14)×相应比例) 第1页/共5页

16 16.1 16.2 17 18 未分配利润 (14)-(15) 用于还款未分配利润 当年应还本金-折旧-摊销 剩余利润(转下年期初未分配利润) 息税前利润(EBIT)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16)-(16.1) 利润总额(6)+当年利息支出 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 1)主要评价指标:总投资收益率(ROI)、项目资本金利润率(ROE) 基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财务评价 2)相关计算公式: 总投资收益率(ROI)=(正常年份(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总投资)×100%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正常年份 (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项目资本金〕×100% 3)财务评价:总投资收益率≥行业收益率参考值,项目可行;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行业净利润率参考值,项目可行。 (管理教材P170)

【教材第一章案例五】 背景:

1.某拟建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总额3540万元,建设投资预计形成无形资产540万元,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期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2.项目的投资、收益、成本等基础测算数据见表1-13。

表1-13某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1 建设投资 其中:资本金 借款本金 2 流动资金 其中:资本金 1200 340 2000 300 年份 l 2 3 4 5~8 第2页/共5页

借款本金 100 400 3 4 年销售量(万件) 年经营成本 其中:可抵扣进项税 60 1900 218 120 3648 418 120 3648 418 3.建设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借款利率为6%(按年计息);流动资金借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4.流动资金为800万元,在项目的运营期末全部收回。

5.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20万件某产品,产品不含税售价为36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附加综合税率为12%,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收益率为8%。

6.行业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10%,资本金净利润率为15%。

7.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按股东会事先约定计取:运营期头两年按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10%计取,以后各年均按30%计取,亏损年份不计取。期初未分配利润作为企业继续投资或扩大生产的资金积累。

8.本项目不考虑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9.假定建设投资中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考虑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计算、建设期现金流量的可能影响。

问题:

1.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2.计算项目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

3.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和财务净现值。 4.从财务角度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分析要点:

本案例全面考核了建设项目融资后的财务分析。主要考核了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等静态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试题考核了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建设期贷款偿还方式,重点考核了流动资金借款、临时短期借款的利息计算、资金偿还方式;考核了经营期第一年亏损状态下的所得税计算、亏损弥补、利润分配等问题:考核了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之间的分配关系:考核了经营期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的计算等。

本案例主要解决以下概念性问题和知识点:

第3页/共5页

1.经营成本是总成本费用的组成部分,即: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2.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当期进项税额为纳税人当期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3.净利润=该年利润总额-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率 式中:应纳所得税额=该年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4.可供分配利润=净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

式中:期初未分配利润=上年度期末的未分配利润(LR) 5.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金 6.法定盈余公积金=净利润×10%

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为资本金的50%以上的,可不再提。

7.应付各投资方的股利=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约定的分配比例(亏损年份不计取)。 8.未分配利润一部分用于偿还本金,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的积累。 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应付各投资方的股利

式中:未分配利润按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编制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未分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的未分配利润全部用于还款,不足部分为该年的资金亏损,并需用临时借款来弥补偿还本金的不足部分;

(2)未分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为资金盈余年份,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按以下公式计算:

该年用于还款的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折旧费-摊销费

9.项目总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只有在正常年份中各年的息税前利润差异较大时,才采用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

总投资收益率=(正常生产年份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总投资)×100% 10.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净利润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资本金净利润率=(正常生产年份年净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净利润÷资本金)×100%

第4页/共5页

11.流动资金借款投入当年按照年初投入,全年计息,在生产经营期内只计算每年所支付的利息,本金在运营期末一次性偿还。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应纳入总成本费用和其后的计算。

12.建设项目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出现负值是财务上可持续的必要条件。在整个运营期间允许个别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是不能容许任一年份的累计盈余资金出现负值。一旦出现负值时应适时进行短期融资。短期融资利息的计算与流动资金借款利率相同,短期融资本金的偿还按照随借随还的原则处理,即一般按照当年年末借款,尽可能于下年偿还。同样,短期融资利息也应纳入总成本费用和其后的计算。关于建设项目各年累计盈余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相关知识请参照本章案例七的项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的相关知识。

第5页/共5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