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优质教学设计

一、 自学反馈 1、读准字音 2、解释词语 3、翻译句子 二、感知内容

学生齐读文章,思考电子白板上的问题。 文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小石潭的: 先写:发现小石潭 再写:小石潭景物 后写:作者的感受

三、研读赏析——欣赏美景

疏通了文意,让我们就正式进行今天的赏景之旅。

柳宗元先生的文章是最好的导游,下面我们就自读文章,在小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解决白板上的两个问题:

1、文中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的? 各小组展示交流学习结果: 景 物特点 手 法

潭 水清澈凉爽移步换景

潭 石千姿百态正侧面描写结合 树 木生机盎然动静结合 游 鱼活波可爱远近结合 溪 流曲折蜿蜒细节描写 竹 林幽深冷寂

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真可谓千姿百态,让人留连忘返,那么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才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写景方法:移步换景、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等。 四、品读赏析——品味情感

作者笔下的景物各具特色,让人应接不暇。但从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姿:

1—3段是的小石潭 第4段是 的小石潭

下面让我们观看本文的朗诵视频,深入品读文章,注意作者笔下小石潭呈现的不同风格和作者的不同情感。

1—3段:景色优美的小石潭——乐 第4段: 幽深冷寂的小石潭——悲

问题1、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格的小石潭传达出作者怎样的不同心境。 问题2、作者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风景优美的小石潭——乐 幽深冷寂的小石潭——悲 借 景 抒 情 六、质疑探究

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赏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但后来坐潭上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一乐一悲,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明确:借景消愁愁更愁

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心情抑郁,寄情山水。美丽的小石潭,可爱的游鱼等都让作者获得暂时的山水之乐,但一经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环境触发,孤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七、训练总结:

走近小石潭,这里有___的潭水, ___的潭石, ___的游鱼, ___的溪流,这些都带给作者___的心情;小石潭周围的环境___,这又触发了作者的___之感。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到___的结合, ___的结合, ___的结合;在抒情上,主要运用了____的手法—柳宗元是当之无愧的写景高手,抒情行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